(十)“新亚糖果厂”重张纪念白地花卉纹青花军持



       年代:1935年
       尺寸:高27.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0.2厘米
       来源:杨平先生捐赠
       材质:瓷器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该军持为撇口器,葫芦颈,鼓腹内收,平底,肩部置乳状短注,无柄。整体为白地青花,颈部绘折枝花卉纹,肩部绘绕圈卷草纹,腹部绘缠枝花卉纹,并书“新亚糖果厂  岩望苏门答腊街28号  1935年6月15日” 四行印尼文字。该军持为印尼华侨企业“新亚糖果厂”的纪念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风格,是中外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华侨海外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
      “新亚糖果厂”位于印尼东爪哇岩望,1935年6月15日成立,系福建泉州南安华侨杨彩绘(1904—1990年)所创办,主要生产姜糖、薄荷糖等各式糖果。杨彩绘于1920年前往印尼岩望投奔继父,在面包厂工作。回乡结婚后再返岩望,以贩卖冰水、咖啡、糕饼等小吃为生。1928年,杨彩绘与潮州华侨卓绍光(糖果师傅)合伙开办糖果作坊,取名“亚洲公司”,主要产品是采取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姜糖,逐渐在爪哇岛打开销路。后卓绍光退股,杨彩绘独自经营糖果作坊,并购买薄荷糖机器扩大经营。受世界经济危机涉及,1930年“亚洲公司”破产。1935年6月15日,杨彩绘在友人帮助下重新开办糖果厂,取名“新亚洲”,有重操旧业、重新起步之意。新亚糖果厂在杨彩绘苦心经营下稳步发展。印尼独立后,得益于印尼政府发展民族工业的主张,新亚糖果厂大力开发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产品因适应市场需求,越来越受到爪哇岛及外岛消费者喜爱。1957年,为适应印尼的民族化趋势及政策,新亚糖果厂由华资企业变更为印尼民族企业,重组更名为“新亚工业有限公司”,引进西方现代生产线,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1976年,杨彩绘的三个儿子又在香港成立“新亚贸易公司”,以代理销售新亚姜糖为基础,努力开拓东南亚各国优质名牌产品的贸易渠道。1981年,“新亚贸易公司”变更为新亚姜糖(香港)有限公司,所经营产品行销香港、中国大陆、荷兰、欧美等国际食品界。目前,新亚工业有限公司已由第三代家族成员继承经营,并成为以东南亚商品为支柱业务的跨行业、跨地区、多系列结构的工贸企业。
       该藏品由新亚姜糖(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杨彩绘之子杨平先生捐赠。2005年7月,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泉州人在南洋”正在布展期间,杨先生得知展馆尚缺实物,当即表示愿将家中珍藏的一些珍贵物品无偿赠予,并帮忙征集其他印尼华人的相关文物资料。该藏品即随这批文物资料一起由印尼泗水运抵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杨平,1937年生于印尼,青年期间饱受中华文化和印尼文化熏陶,1955年至1965年一直在岩望中华总会任秘书。1965年10月印尼政局突变,出现排华浪潮,杨平选择回到祖国。1966年6月抵达广州后,被分配到福建宁德的一个华侨农场工作。1976年,杨平移居香港,并与在港的弟弟们成立新亚贸易公司,拓展家族企业。杨平先生经商之余,更关心印尼华人的前途与命运,致力于中印(尼)经济文化交流,努力搭建中印(尼)友好往来的友谊桥梁。1999年,杨平与志同道合之士创办了“香港印尼研究学社”,自任秘书长,构建起一个大陆-香港-印尼三地互动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团结华人力量,提升华人政治地位为宗旨,密切关注印尼局势和华人处境,支持有关印尼各领域问题的研究,促进印尼民族与华人社会的沟通与理解。同时,出版半年刊《印尼焦点》并担任主编之职,刊物在华人圈中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杨平还担任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会董、泉州市侨联香港委员、泉州华侨历史学会顾问等职,为侨界事业发展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