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印尼华侨李长枨使用过的云龙堆雕茶具





       年代:20世纪30年代
       尺寸:壶长20.3厘米、高13.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8.9厘米
       盏托高2厘米、口径14.3厘米、底径8厘米
       杯长11.3厘米、高5.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4.3厘米
       材质:瓷器
       来源:林婉香女士捐赠
       收藏机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整套茶具包括茶壶一只,茶杯六只,盏托六只。茶壶壶身一只云龙盘绕,龙身横越壶盖为壶盖的祥云遮蔽,龙头和龙尾相对分布在壶身前后两侧;茶杯同样雕绘着一条云龙横跨杯口,首尾相对。六只盏托也雕绘有云龙,前部雕绘半条龙尾,后部为龙头、龙身,六只盏托连在一起呈现出六条云龙首尾相接追逐之势。茶壶、茶杯、盏托的口部绘有金色条纹,显得十分富贵、气派。整套茶具共雕绘13条云龙,龙为堆雕彩塑工艺,鳞片点点,茶杯注水后雾气蒸腾,云龙或隐或现,极具艺术效果,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该套茶具原为印尼华侨李长枨日常款待客人所用。李长枨祖籍福建安溪龙涓乡,曾在雅加达开办蜡染工厂。蜡染在印度尼西亚是非常受国民推崇的一种传统技艺,如今这门传承悠久的技艺不仅成为了印尼的“国宝”,而且还是受到世界瞩目的非遗文化,是印尼人民引以为傲的特色文化与工艺。印尼传统的蜡染花布,被称为巴迪(Batik)布。花布印染业是印尼华侨早期从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许多安溪华侨华人都从事该行业。李长枨的蜡染厂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当时非常有名。这套茶具是李长枨创业有成之后,为款待往来亲朋好友而专门定制的。主人对此套茶具非常喜爱,因长期频繁使用,茶杯、盏托口部金色条纹有明显磨损。后来,李长枨先生将此套茶具送给了女儿李兰英女士。2019年8月,李兰英女士又委托自己的女儿林婉香将此套珍贵的茶具捐赠给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