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加拿大政府决定修建一条横穿北美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将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广袤领地连在一起。当进加拿大全国总人口不过200余万。于是,一批又一批以吃苦耐劳而闻名的中国劳工从广东、福建一带被招募到加拿大,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1881年,太平洋铁路启动建设。1885年11月,太平洋铁路全线竣工。此后,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极为显著的拉动作用。四年间,大约有1.57万名华人参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国他乡。可以说太平洋铁路的每寸路基、每一个道钉都有中国劳工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渗入。
太平洋铁路竣工后,停留在加拿大的中国劳工进入城镇,从事其他职业,对白人劳工群体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引起了白人的敌视。对此,加拿大政府试图以收取“人头税”的方式,来排挤中国劳工。所谓“人头税”是国家针对锁定群体的每一个人课征的一种定额税种。加拿大联邦议会于1885年通过《华人移民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向所有进入加拿大的中国人征收“人头税”,起初税额定为每人50加元。但“人头税”并没有阻挡住中国人前往加拿大谋生的脚步。于是加拿大政府在1900年和1903年分别提高了税额,至1904年,“人头税”竟高达每人500加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劳工两年的工资收入。1924年,加拿大又出台了《华人移民条例》(又称《禁止华人入境法案》),取消“人头税”,但同时禁止中国劳工进入加拿大。据统计,从1885到1923年,加拿大政府共向华人征收了总计2300多万加元的“人头税”。
“人头税”和排华法案使得中国劳工生活更加坎坷困苦,并经历了数十载骨肉分离之痛。《禁止华人入境法案》于1947年被废止,但加拿大对华人的各种歧视并未彻底消除。1962年2月,加拿大成为率先废除种族歧视政策的移民国家;1967年又正式推出了评分制作为挑选独立移民的客观标准,即根据申请人的教育、就业机会、年龄、个人适应力、英语/法语能力等指标综合评分。该制度实行至今,并为其他移民国家陆续仿照,被认为是世界移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中国人得以大量移民加拿大,同时开始逐渐享受到全面平等的地位和待遇。据估计,曾经付过人头税的华人约有8.1万人,至2006年仍存活的只剩下约30人。经过几代华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争取,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时任总理史蒂夫•哈珀( Stephen Harper )终于就过去推行“人头税”和排华法案的问题,在国会公开向全加国华人道歉,并为曾经缴纳“人头税”的华人幸存者及遗属支付补偿金。
此藏品为加拿大政府向华侨Law On Chun征收500元加币的人头税单。税单为纸质,正面有人名、年龄、相片、需缴纳的人头税金额,反面有“注意:此照务须小心保存以为人照相符之证据此布”字样,并盖有印章。该藏品由加拿大华人历史学会陈超万会长于2011年2月7日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