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博
本馆简介
管理团队
侨博影响
地理位置
参观须知
侨博分馆
侨博之友
典藏保护
典藏故事
藏品展示
保护修复
藏品征集
征集公告
专项征集
捐赠信息
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展览回顾
在线观展
展览VR
直播导览
短视频
专题展播
社会教育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学术出版
学术动态
图书出版
研究文章
图书阅览
开放公告
书目检索
阅览制度
侨博专委会
成员介绍
历届年会
工作动态
合作成果
| 中文
普通话
广府话
闽南话
客家话
潮州话
| 外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马来西亚语
站内搜索
关键词:
中国华侨
博物馆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首页
>
侨博专委会
>
合作成果
>
涉侨文物藏品展
>
家国情怀 同仇敌忾
>
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全民族抗战
一、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探索与奋斗
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全民族抗战
三、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义)之战
返回顶部
(十一)郑潮炯遗物
郑潮炯(1904—1984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大泽区许坑村。由于家贫,少年时期即往香港打工谋生,后赴马来亚北婆罗洲山打根做小商贩。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内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海外爱国华侨纷纷响应,郑潮炯就一直深受感染。1939年,其父被日寇所杀,国恨家仇更是激发了他抗日救国的热血和决心。在马来亚山打根的华侨团体协助下,他在南洋各华埠进行抗日筹款活动,先后到过砂劳越的古晋、北加里曼丹、新加坡及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其他地方。至1941年,他通过义卖瓜子筹集了18万余元,全都捐给了“南侨总会”汇回祖国。他与妻子为了继续筹款支援祖国,还将刚出生40天的男婴以80元大洋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一位侨商。这一“卖子救国”义举,在当时的南洋华侨华人社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激励了更多华侨捐款抗日。
抗战胜利后,郑潮炯于1947年至1948年间继续通过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义卖瓜子,筹集了近4万元(叻币),用于捐助中国和马来亚当地的慈善机构。
1.卖子契约书
年代:1940年
尺寸:纵24厘米、横31.5厘米
材质:纸质
来源:郑社心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江门市博物馆
这是郑潮炯夫妇于1940年签署的卖子契约书,背面写有“血书 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文字。该契约书由郑潮炯儿子郑社心捐赠给江门市博物馆。
2.义卖瓜子时所穿的衣服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
尺寸:衣长80厘米、肩宽50厘米
材质:纺织品
来源:郑社心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江门市博物馆
该衣服左前胸绣有“义卖瓜子赞助赠医施药 马六甲明星慈善社 世界红卍字会甲分会 职员同赠”文字,是郑潮炯在马来亚各地义卖瓜子为抗战募捐时所穿,由郑潮炯儿子郑社心捐赠给江门市博物馆。
上一篇:(十)“南侨机工”
下一篇:(十二)“一碗饭”筹赈大会节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