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侨总会”会员章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是统一领导南洋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总机构。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界华侨华人代表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召开“南侨总会”成立大会,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被推选为副主席。领导机构设在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总会下辖共有702个分会。在成立宣言中,“南侨总会”号召华侨“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1938年10月至1941年底,“南侨总会”领导南洋约1000万华侨华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筹款捐物运动,共捐款五亿国币,认购救国公债2.5亿国币,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汽车救护车一千多辆、大米一万余包,以及大量药品、以数十万计的救伤袋、雨衣、胶鞋等,源源不断地运回祖国支援抗战,并组织派遣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历尽艰难险阻,协助保障抗战后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滇缅公路上军需物资的运送。陈嘉庚先生本人也于1940年3月至7月,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辗转国内十余省亲切慰问抗战军民。“南侨总会”至1942年2月15日日本攻陷新加坡时停止活动。
“南侨总会”会员章为圆形,中心图案由一朵浮雕五瓣梅花组成,五个花瓣内自上而下分别有“南侨总会、七·七、建国”等字样。
1.华侨博物院

年代:1938年
尺寸:直径2.4厘米
材质:金属
来源:陈来华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华侨博物院
2.陈嘉庚纪念馆

年代:民国
尺寸:直径2.6厘米、厚0.1厘米
材质:铜质
来源:征集(情况不详)
收藏机构:陈嘉庚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