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何香凝画作
       何香凝(1878—1972年),笔名双清楼主,我国著名女权活动家、革命家、画家、侨界元老。1903年1月,何香凝卖掉陪嫁的首饰和所有细软、家具,追随夫君廖仲恺赴东京留学,先后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东京目白女子大学。1909年4月10日,何香凝转学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日本画高等科。在学校里,她除接受老师端管紫川先生讲授的山水、花卉画外,还每周两次向日本皇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画狮、虎等动物。1911年何香凝毕业,与丈夫廖仲恺一道,全力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何香凝在广州受岭南派影响,主要作水墨山水画。20年代末常画经霜寒不谢的梅菊和百岁长青的劲松,先后在上海、香港举办画展。1929年何香凝去法国巴黎,“九一八事变”后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柳亚子、经颐渊、陈树人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38年以后,她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这时期所作多为松梅菊,偶作山水。
       何香凝堪称是中国以美术为革命服务的先驱和典范。在漫长的革命生涯和斗争岁月里,美术成为何香凝喜爱的革命武器之一。其自述中说,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反清起义部队所用的旗帜符号,有一些就是我在孙先生指导下描绘和刺绣缝制的。”抗日战争时期,她为给八路军、新四军筹款,华侨每捐一笔款,她就送一幅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仍是一如既往、不甘人后,虽年逾古稀亦积极发动义卖募捐活动,筹集经费支援前线,令人感佩。
       她不停地拿起画笔,在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无情鞭挞的同时,艺术造诣也达到了相当高度,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情趣而成为一位著名美术家。何香凝的画作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更是享誉海内外。何香凝的绘画,伴随着她的革命生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她的早期绘画具有浓郁的日本画风格,但以动物,尤以猛兽为主要绘画题材,完全没有传统女性绘画的秀美妩媚之风,而体现出威武雄强的气势。这和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她身为革命者的抱负、胸怀有密切关系。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寻找各种方式唤醒民众,常把狮虎等作为表达革命思想的载体,这与何香凝的救国理念正相一致。
      “大革命”失败后,汪、蒋“宁汉合流”大肆搜捕共产党人,何香凝为反对国民党“清共”而发表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避居江浙沪上一带,寄情书画,与聚集于此的国内艺术家诗画往来,排遣心中郁结。这一时期,她常常以松竹梅“岁寒三友”自比自喻,与友人合作一幅幅佳作,寄托彼此间的情感和人格。高洁清正之气,贯穿于何香凝的作品中,并成为她这一时期绘画的鲜明风格。
       抗战时期,何香凝的山水画与花卉画还有动物画均得以长足进步,在诗、书、画、印等方面自成一体,形成完整风格。尤其是她的梅花,用硬毫秃笔画老干和疤节、韧劲的树枝,每每有两笔直冲向上旁无枝蔓的新枝,无论是长是短都一气呵成,硬朗、挺直、铁骨铮铮是她笔下梅的品质,是她所绘梅花的显著标志,也是她自身革命气概的写照。
       1949年以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以及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职务,著有《何香凝诗画集》、《双清文集》等。
 

1.何香凝等作画、郭沫若题诗的梅竹图立轴




       年代:1951年
       尺寸:纵133.3厘米、横65厘米
       材质:宣纸
       来源:张楚琨先生代表张殊明先生及其夫人李元华女士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该画为纸本,设色。画中右上角有何香凝署:“元华女士爱国纪念 双清楼主为抗美援朝义卖于北京”,款尾钤两方朱文方印“双清楼主”及“何香凝”,左上角有郭沫若题五言诗“叫得寒梅开,竹石共青翠。永远见晴明,不教风雨晦 ”,并署“一九五一年三月”,钤“郭沫若”朱文方印。画中竹下署“恭绰补竹”,右下方署“佩衡写石”。
       该画布局看似简单,其实颇具匠心,寓意深刻。竹石衬托梅花绽放,雄鸡一唱更显气势不凡,韵味无穷。何香凝画梅讲究立意,抒情明志。画中苍老粗壮、坚挺有力的梅花树干位于巨石之上,寒冬腊月之时,两把树枝开出数朵红色梅花,冷而弥香,给了寒冷的冬天丝丝暖意,仿佛建国之初,古老的中国散发出新的勃勃生机,赋予该画强烈的时代精神。胡佩衡作画,多用泼墨,纵逸奔放,画中石头笔墨厚重,浓淡相宜,似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叶恭绰平生对于书画、诗词、文物鉴藏无不精通,画则多以竹梅松兰为题,尤善画竹。画中之竹秀劲隽上,叶子变黄凋落,但尾部的几片在数九寒天中更显青翠,寥寥数笔越发显出生机勃勃。画中公鸡不知何人所作,但从公鸡尾部墨色渗透到石头上看,可以判断公鸡是在胡佩衡写石后完成的。鸡冠鲜红如血,整只公鸡显得雄壮有力,精神十足。雄鸡一唱才使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动静结合,“雄鸡一唱寒梅开”与“雄鸡一唱天下白”有异曲同工之妙。郭沫若所题之五言诗可谓一语中的,全面概括了该画的内容及含义,表达了对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很高的期许与厚望。诗文系用作者擅长的行草书写,用笔果断,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独具风骨。整首题诗,爽劲洒脱,一挥而就,出手不凡。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与此同时,全国人民都以自身实际行动给予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援。书画界亦积极举办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悉数捐给前线。购得该义卖画者为李元华女士,湖南人,系福建泉州籍新加坡归侨张殊明先生的夫人。张殊明先生历任陈嘉庚总公司文牍、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沪闽特派记者、香港各界反内战大同盟宣传部部长、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中侨委联络司副司长、全国侨联第一至三届常委等职。据原泉州市侨联副主席、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会长郭景仁先生介绍,李元华女士在京购得这幅画作后,一直视为宝贝珍藏在家里。20世纪90年代,已届耄耋之年的张殊明得知家乡泉州正在筹建华侨历史博物馆时,便表示要送此画给博物馆收藏展示。张氏夫妇相继去世后,其弟张楚琨先生利用到泉州参加活动之际,在泉州华侨大厦亲手将该画交到郭景仁手中。张楚琨先生也是侨界元老,曾任中国侨联副秘书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
                                     

2.何香凝画作墨梅图




       年代:1956年
       尺寸:纵96厘米、横32厘米
       材质:宣纸
       来源:张卓然、张泰然、张鹤延捐赠
       收藏机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此《墨梅图》作于1956年,是何香凝为原全国侨联主席、华侨教育家张国基所作,为何香凝晚年作品。2014年9月由张国基后人张卓然、张泰然、张鹤延捐赠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墨梅图》为纸本,画中一树墨梅,迎寒怒放,左上角以行书署:国基先生爱国纪念,何香凝画於北京,一九五六年夏。款尾一方朱文印:何香凝。此幅《墨梅图》构图奇巧,墨梅枝干虬结,梅根与冠梢皆出纸外,于虚空处伸出千枝百杈,却只牵一枝一杈回转纸上,以一当百,引人无限遐思;用笔精炼舒朗,笔法凝实却不失灵动,将梅瓣暗香疏影、冰肌玉骨之姿与梅树迎寒而立、顶风冒雪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风高古,墨法精妙,干湿浓淡相得益彰,是何香凝墨梅题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画作。


3.何香凝画作牡丹图




       年代:1961年
       尺寸:纵113.5、横32.5厘米
       材质:宣纸
       来源:陈立人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华侨博物院
 
       该画为纸本,设色。构图简洁明快,上方斜出一丛虬曲盘绕的紫藤花,似迎风而动,下方为枝叶繁茂的牡丹倚于山石盛开,相映成趣,寓意“富贵吉祥,紫气东来”。画面左上角何香凝以行书署:“陈济民先生、夫人纪念”及“何香凝画”,款尾一方朱文方印“何香凝”。这幅作品为何香凝晚年佳作,既体现其早期受日本风景画影响产生的独有笔法和造型习惯,又展示出其后期成熟掌握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后豪放开朗的画风。整体笔调圆浑,设色明艳。山石染以墨色,再以彩色颜料勾染点擦。紫藤牡丹一方面采用勾勒法,花瓣枝叶极富弹性,线条洒脱又不失章法;一方面采用没骨法,每朵花每片叶子造型各异、随势而走,错落有致,立体感强,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紫藤牡丹的形神美和韵律美。构图沉稳扎实,又酣畅淋漓,整体向上的走势凸显出何香凝国画作品独有的潇洒气韵,而光色技法又充分表现出古典绘画柔丽、静秀、淡远的意境之美。
       1961年陈嘉庚病重,其长子陈济民从新加坡来北京探视,期间何香凝作此画赠予陈济民夫妇。2001年,陈嘉庚先生长孙、新加坡华人陈立人先生将该画捐赠给华侨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