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与修筑铁路(十九世纪中后期)
       美国东部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距离超过4500公里,在1869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南美洲合思角,最短的时间也要六个月。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西部广阔、肥沃的土地,以及众多的金矿、银矿吸引着人们去垦植、开采,但是缺乏一条贯通东西部的交通运输线路,东部人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及克服众多困难才能到达西部,而西部的物产也很难运到东部。加之当时美国南北战争战火已燃,这条铁路对北方取得胜利无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而,时任美国总统林肯于1862年批准了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法案。
       中央太平洋铁路全长3000多公里,沿东西方向横跨美国大陆,1863年1月开始动工,历时近七年才竣工,建设过程极其艰苦。特别是西段铁路,穿行于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需要修建50座桥梁和10多条隧道,气候恶劣、施工条件极为艰苦。该段铁路最初主要由爱尔兰工人负责修建,但两年时间仅铺设好约80公里的铁轨。不得已,西段铁路的总承包商想起了华工。他认为: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肯定也能修建铁路。于是从1865年到1869年四年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从广东、福建招募了约14000名中国劳工,在高风险、高强度施工作业中完成了全长近1100公里的西段铁路工程建设中95%的工程量。中国劳工用汗水、智慧和生命铺就了太平洋铁路,穿越内华达山脉的铁路段被称为“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铁路修筑期间,华工曾创造了12小时铺轨16.41公里的日施工纪录,也在修筑最艰险的路段时,付出了死亡率高达10%以上的代价。因而,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也有“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之说。
       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铁路东西段举行合拢仪式。时任美国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前加州州长的斯坦福将一颗金质道钉钉入枕木,这一天也被称为“金道钉日”而永远载入美国史册。太平洋铁路是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被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铁路建成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狂飙突进时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条铁路使美国真正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奠定了现代美国的交通运输基础。

1.华工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时使用的铁轨



       年代:19世纪中后期
       尺寸:长25.3厘米、宽12.0厘米、高11.8厘米
       材质:铁质
       来源:梅州市华侨博物馆移交
       收藏机构: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藏品整体完整,周身锈蚀严重,是19世纪中后期赴美华工在美国修筑铁路的见证物之一。
       该藏品原由广东省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收藏,2010年10月广东省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并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该文物随之由原梅州市华侨博物馆于2010年 12 月 23 日移交给现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收藏。
2.华工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时使用的道钉



       年代:19世纪60年代
       尺寸:钉头约2.5×2.5厘米、钉尖宽1厘米、钉长13—14厘米
       材质:铁质
       来源:陈灿培夫妇捐赠
       收藏机构:江门市博物馆

       这些道钉是当年华工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时遗留下来的,由美籍华人陈灿培夫妇向江门市博物馆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