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博
本馆简介
管理团队
侨博影响
地理位置
参观须知
侨博分馆
侨博之友
典藏保护
典藏故事
藏品展示
保护修复
藏品征集
征集公告
专项征集
捐赠信息
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展览回顾
在线观展
展览VR
直播导览
短视频
专题展播
社会教育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学术出版
学术动态
图书出版
研究文章
图书阅览
开放公告
书目检索
阅览制度
侨博专委会
成员介绍
历届年会
工作动态
合作成果
| 中文
普通话
广府话
闽南话
客家话
潮州话
| 外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马来西亚语
站内搜索
关键词:
中国华侨
博物馆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首页
>
侨博专委会
>
合作成果
>
涉侨文物藏品展
>
家国情怀 同仇敌忾
>
一、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探索与奋斗
一、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探索与奋斗
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全民族抗战
三、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义)之战
返回顶部
(七)华侨将军叶飞遗物
叶飞(1914—1999年),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是优秀的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少年时期回国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多枚一级勋章。
1.留在叶飞体内近66年的子弹头
年代:1933年
尺寸:直径0.8厘米、高0.9厘米
材质:金属
来源:复制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该藏品是留在叶飞体内近66年的子弹头复制品,按照原件1:1的比例复制。原件现存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1933年10月,叶飞在福建福安城外的狮子头渡口客店奉命与中共地下党成员接头时,遭到国民党特务偷袭,连中三枪,昏迷了10小时,经抢救后脱险,但打中胸部的子弹头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所限,没能取出来,一直留在他身上近66年的时间,直到逝世后才取出。这是叶飞作为一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者出生入死的历史见证。叶飞本人在《叶飞回忆录》中提到这次遇险是他早期革命生涯中遇到的最凶险情形,他说“胸部的那颗子弹无法取出,留在那里直到今天,算是一个永久纪念吧”。
该藏品由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在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照原件复制而来。
2.老家的土地证
年代:1952年
尺寸:长50.2厘米、宽32.3厘米
材质:纸质
来源:谢文林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该藏品为叶飞老家的土地证原件,周边有褶皱和轻微破损。证上有叶飞、谢宾(叶飞嫡母谢宾娘)、叶啟东(叶飞之弟)、叶杏川(叶飞侄儿、烈士之子)四人姓名。该证载明,该户全家四人所有房产共计房屋六间、地基一段、(坵)一分七厘地。谢文林先生为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金淘镇东溪村人,谢文林之父谢守范系叶飞嫡母谢宾娘的堂弟,叶飞与谢守范素以舅甥相称,少时常与其嫡母往来舅父家中。该证系叶飞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时,谢宾娘随叶飞到福州居住前,交由谢守范代为保管,谢守范于1993年去世后由其子谢文林存留。2018年6月13日,谢文林将该证捐赠给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3.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证书
年代:1956年
尺寸:长17.5厘米、宽12.5厘米
来源:叶飞子女捐赠
材质:纸质等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该藏品系叶飞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证书原件。证书日期显示是1956年6月15日颁发的。福建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共有18位,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是其中一位。2014年5月,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开馆之际,叶飞子女将该证件捐赠给该馆,供布展使用,在馆藏品中被归于纸质品Z类证件证明Zj类。
4.穿过的军棉衣
年代:“文革”时期
尺寸:衣长60厘米、胸围113厘米、袖长51厘米
材质:棉布、棉花
来源:叶飞子女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是一件叶飞“文革”时期穿过的军用棉衣,为原物。该衣为军绿色,衣角、袖口有明显破损和补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叶飞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和打击,被无端监视居住六年时间,名曰“监护”。在被“监护”期间,遇到天冷时叶飞曾多次穿过这件军棉衣。这件棉衣袖口上的补丁,是叶飞当时自己一针一线缝上去的。该棉衣是叶飞遭受迫害和打击不屈服的见证,也是他一生投身革命、艰苦朴素的写照。2014年5月,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开馆之际,叶飞子女将该棉衣捐赠给该馆,供布展使用,在馆藏品中被归于纺织品E类棉麻丝织衣物、布匹、绸缎等Ey类。
5.参加第六届全国人大的讲话手稿
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
尺寸:长21.5厘米、宽14.5厘米
材质:纸质
来源:叶飞子女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是叶飞参加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为准备发言而即兴手写的发言提纲原稿,纸质已略有泛黄,边角轻微翘起。叶飞在1983年至1993年的十年间,连续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而且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并在主席团会议上发言。发言前,他将大会期间的几项主要工作草写于这张手稿上,作为发言提纲。该手稿是叶飞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积极参政议政,坚决支持改革开放大业的见证。
2014年5月,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开馆之际,叶飞子女将该手稿捐赠给该馆,供布展使用,在馆藏品中被归于纸质品Z类手迹Zh类。
6.拐杖
年代:约1990—1999年
尺寸:高97厘米、宽4厘米、拐杖弯头约20厘米
材质:木质
来源:叶飞子女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是叶飞生前使用过的拐杖。叶飞老年时身体日渐欠佳,行走不便,正是这把拐杖陪伴叶飞度过晚年生活。拐杖呈红木色,保存较好。2014年5月,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开馆之际,叶飞子女将该拐杖捐赠给该馆,供布展使用。
上一篇:(六)简振兴获任乐居中国国民党分部部长的委任状
下一篇:(八)菲律宾华侨沈尔七用过的派克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