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博
本馆简介
管理团队
侨博影响
地理位置
参观须知
侨博分馆
侨博之友
典藏保护
典藏故事
藏品展示
保护修复
藏品征集
征集公告
专项征集
捐赠信息
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展览回顾
在线观展
展览VR
直播导览
短视频
专题展播
社会教育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学术出版
学术动态
图书出版
研究文章
图书阅览
开放公告
书目检索
阅览制度
侨博专委会
成员介绍
历届年会
工作动态
合作成果
| 中文
普通话
广府话
闽南话
客家话
潮州话
| 外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马来西亚语
站内搜索
关键词:
中国华侨
博物馆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首页
>
侨博专委会
>
合作成果
>
涉侨文物藏品展
>
传承传播 异域焕彩
>
二、民间习俗与特色侨风
一、侨领珍藏
二、民间习俗与特色侨风
三、涉侨名家书画及雕塑
后记
返回顶部
(九)舞狮
舞狮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关于其起源时间有多种观点,普遍认为大约始于汉代以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古代开始,舞狮就是过年过节、集会庆典的必备节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舞狮技艺也不断变革,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佳节或重要集会庆典,民间都会以舞狮来助兴,这一传统也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所沿袭。舞狮主要有“北狮”和“南狮”两种表演风格,北狮主要表现狮子灵活的动作,南狮则着重狮子的威猛。最初,北狮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南狮则流行于华南。而早期下南洋的华侨主要是中国沿海省份福建、广东等地的民众,他们移居南洋及世界其他各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也带到海外聚居地,继续传承发扬。
海外华人社区的舞狮主要以南狮表演风格为主。南狮也称“醒狮”,道具造型威猛,主要靠艺人以动作表现威猛的狮子形态,一般是二人舞一狮。表演注重马步,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抽象造型表现出来,显得活灵活现。南狮表演情节主要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其中采青是气氛最为热烈的表演高潮。舞南狮时的乐器以大锣、大鼓、大钹为主,表演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配合。南狮以广东醒狮流传最广、最知名,在广东几乎每乡都有自己宗族的醒狮队,以宗族为单位,从小培养舞狮者,注重舞狮技艺的传承。民众在劳作之余组织排练,逢年过节便开始巡演。这种舞狮风格也最常见于海外华人社区,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如今,醒狮已成为海外侨胞与中国联系的文化桥梁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华侨华人在海外迁移而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1.加拿大满地可李氏公所使用的广州金声号造牛皮狮鼓
年代:20世纪上半叶
尺寸:高45.2厘米、通宽36.3厘米
口径14.4厘米、底径15.2厘米
材质:木、竹、皮革等
来源:加拿大满地可李氏公所捐赠
收藏机构:广东华侨博物馆
该鼓以木、竹、皮革等材质混合制成,鼓呈圆桶状,用牛皮蒙制,制式古朴,腹部标有“省城金声号”字样,并附有纸质告示。“金声号”是广东广州扎制舞龙、舞狮道具,制作狮鼓的老式企业。这个牛皮狮鼓就是加拿大满地可(即蒙特利尔)李氏公所专门从广州金声号购置的。每逢重大活动或节庆日,李氏公所就会按广东习俗舞龙舞狮,以示喜庆,以求吉祥。敲打牛皮狮鼓,是配合舞龙舞狮动作、节奏所需,以营造、烘托场面热烈氛围。舞龙舞狮传统习俗由华侨华人带至海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渠道之一,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常见的标志性活动,也已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一个特色景观。
该藏品由加拿大满地可李氏公所于2011年11月4日捐赠。
2.马来西亚麻坡关圣宫龙狮
年代:当代
尺寸:长95厘米、宽61厘米、高64厘米
狮头通长170厘米、通宽90厘米
材质:藤、铝、纸、纺织品等
来源:“中国闽南寻根暨商业考察团”捐赠
收藏机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该狮头以藤做骨,铝做底,纸做皮,白色绒毛做衣。整体大而圆,额头有角,眼珠传神,配有绒珠、星镜,明牙、震舌,狮头下半部绕圈书“关圣公龙狮团”, 后脑正中书“圣”字。狮身银色亮片和红布相间,整体造型威武粗犷,色彩艳丽,活灵活现。
舞狮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华人南迁传入马来西亚,历经多元文化的融合与重构,在当地生根发芽,如今的马来西亚享有“舞狮王国”的美誉。麻坡关圣宫龙狮团成立于1988年,始终秉持传承狮艺文化、提倡健康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良好活动空间的宗旨。在众理事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该团成绩斐然。自1992年至今,创下荣夺67次世界冠军、78次马来西亚国内冠军的记录。其独创的桩阵和舞狮套路,已成为世界狮艺界重视及参考的样本,为世界华人文化圈中最著名的醒狮团之一。
2008年9月23日,关圣宫龙狮团理事会主席、拿督黄国华先生率团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看到“泉州人在南洋”展览中展示的舞龙醒狮会旗后很感兴趣,决定将麻坡关圣宫龙狮团所用的醒狮捐给该馆收藏展示。同年11月17日,以黄先生为团长的“中国闽南寻根暨商业考察团”一行30多人再次莅临泉州,如约将该狮头赠予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3.加拿大洪门民治党体育会狮头
年代:20世纪初
尺寸:长88厘米、宽82厘米、高69厘米
材质:纺织品等多种混合
来源:温哥华洪门民治党捐赠
收藏机构:江门市博物馆
该狮头后脑处写有文字:“加京洪门民治党体育会”,并附有伍冰枝、梅平的签名。伍冰枝祖籍广东台山,1942年以难民身份随家人到加拿大生活,1982年涉足政界,1999年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华裔总督。梅平为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
该狮头由华侨从广东带到加拿大,曾代表民治党参加过各种比赛和华侨华人的庆典活动。加拿大洪门民治党成立于1863年,成立之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其后在支持辛亥革命,支援抗日战争、支持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均对中国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积极为加拿大华侨华人排忧解难、争取权益,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华侨社团之一。
该狮头由温哥华洪门民治党向江门市博物馆捐赠。
4.美国旧金山市华人歌舞团用过的幻灯机
年代:20世纪60年代
尺寸:长42.8厘米、宽22.5厘米、高37.5厘米
材质:金属等
来源:美国三藩市华人歌舞团捐赠
收藏机构:中山市博物馆
该藏品是美国三藩市(即旧金山市)华人歌舞团在20世纪60年代演出时使用的幻灯机。三藩市华人歌舞团是由原籍广东中山的温大川、李生、雷草等人组织一批华侨华人青年在1959年组成的,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以演出中国传统民族歌舞和古典乐器为主打节目,经常在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侨团举办的慈善活动上演出,在旧金山华侨华人社会有一定影响。
2011年11月12日,三藩市华人歌舞团将该幻灯机捐赠给中山市博物馆。
上一篇:(八)新加坡土生华人金腰带
下一篇:(十)印尼巴厘岛人形铜钱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