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部署,更好服务侨务和侨联工作大局,推动新时代涉侨文博事业不断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经中国侨联审议通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近日发布五年发展规划。
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历时两个多月,从成立编制专班,到召开全馆务虚会讨论;从中国侨联机关有关部门意见,到提请中国博协华侨博物馆专委会各成员单位专题讨论,再到专门征求北京市文物局领导和专家意见,务求使本次规划既具有现实性,科学合理,契合侨联事业发展需要,又具有前瞻性,符合博物馆行业的长远发展趋势。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五年发展规划》共包括三个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明确侨博功能定位,提出五年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对目标进行分解,从藏品征集和保管保护利用,到展览策划和展示、网络直播、宣传社交和文创产业,再到研究交流和信息化建设,覆盖了博物馆全业务领域,贯穿全业务流程。在藏品征集方面,不断拓展藏品征集渠道,完善藏品征集鼓励奖励机制,开展重点侨乡历史文化遗产调研和专项征集,继续加大与海外侨团侨校侨领联系,共同征集涉侨藏品。在藏品保管保护方面,建立文物保护修复室,进一步提升库房软硬件环境 ,推进藏品鉴选和定级,深挖涉侨藏品故事,做好藏品研究和阐释工作。在策划展览方面,坚持正确办展方向,围绕重大活动节庆和重要时间节点,打造一批原创展和精品展,充分挖掘侨乡资源,推出具有侨情侨韵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并通过加强与其他单位和涉侨博物馆合作,探索建立以原创展览、外出巡展、引进展览、联合办展、流动展览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展览体系。在宣传社教文创方面,用好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丰富社会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策划不同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社教活动,以满足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各类学校、社区等不同观众群体需要;加强与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及机构的联系,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华侨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探索文创开发和经营模式,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开发侨博文创系列产品。在学术研究方面,依托本馆和中国博协华侨博物馆专委会力量,编辑出版《华侨博物馆通讯》期刊,推进实施涉侨类书籍出版项目,扩大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队伍,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方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强基础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网络安全;推进藏品数字化建设,提高藏品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线上直播和线上观展,突出多语种和方言直播特色,持续扩大“云游侨博”网络直播影响力。在实施总分馆制度方面,稳步推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分馆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实施工作,成熟一个,吸收一个,以总分馆制度为纽带,加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地方涉侨文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整合涉侨博物馆藏品资源、展览资源、管理资源、人才资源,共同推进全国涉侨文博事业持续发展,发挥好文博资源在凝聚侨心中的整体作用。
规划稿第三部分从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综合保障能力等方面构建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和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有力举措,与国家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步进行,既能对接国家层面文博行业的总体规划,也能突出侨的特色、发挥侨的优势,围绕中国侨联十代会以来的中心工作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对于推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