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传侨史 少年承精神 第三届 “小小宣讲员” 圆满闭营
8月28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共同举办的第三届“精彩童年・志愿服务・争做时代好少年”小小宣讲员闭营仪式在侨博举行。百余名来自学院路街道辖区的学生代表、归侨代表、群众代表齐聚现场,触摸侨史温度,感受少年担当。
小宣讲员尚复轩与李骏辰担任活动主持人,开场3分钟的宣传片回顾了小宣讲员们一个月以来的成长轨迹。王佳煊与张诚达作为小宣讲员代表发言,他们的话语里,满是对侨史的深刻感悟,更蕴藏着这段学习经历带来的蜕变。“从分不清南侨机工与普通华侨的区别,到能讲出白雪娇告别信里‘破碎的祖国更值得热爱’的深情”,王佳煊的分享道出了这一个多月成长的印记;张诚达则坦言,蚁光炎先生血衣背后的故事,让他懂得“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他们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以少年独有的真诚,让在场的观众动容。
活动现场为22名小宣讲员颁发了奖状,以表彰他们出色的讲解能力和主动传播侨史的责任担当。22名小宣讲员昂首接过奖状,眼中的自豪与庄重,既源于荣誉的分量,更源于在博物馆收获的成长与底气。学院路街道与侨博代表在致辞中,均对小宣讲员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用童声让文物“开口说话”,让“万里同心”的侨史故事焕发新活力。
活动的最后,8名小宣讲员代表为观众现场讲解了“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纪念特展”。他们或在武汉合唱团展品前,轻唱起《卖花词》片段;或在讲述南侨机工故事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的评价;或通过实物藏品细节,还原出战争的惨烈。他们将历史与当下巧妙勾连,让“万里同心”不再是抽象的词语,以一个个衔接流畅、可知可感的华侨故事,充分展现了海外华侨为支援祖国抗战所立下的不朽功勋,在人类反法西斯侵略斗争中所留下的历史印记,在场观众纷纷被他们的讲解所感动。
此次活动始于7月31日的侨史传承之旅,以8月28日的闭营仪式画上圆满句号。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育人”为初心,以“展览”为载体,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触摸侨史、传承精神的大门,让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一代手中稳稳传递,也让侨史文化在“博物馆+青少年”的模式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