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华侨英烈!蚁光炎、符克荣列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近期公布了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其中,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郑重推荐的泰国爱国华侨领袖蚁光炎,越南华侨、“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团长符克荣列名录。


      在抗日战争中,华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两位爱国华侨的抗战岁月。


      蚁光炎(1879—1939),广东澄海人,泰国著名爱国侨领,泰国工商界实业家、慈善家。出身贫苦,青年时期移居泰国谋生,经营航运业和火砻(碾米)业致富,成为商界翘楚。后当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

(蚁光炎先生荣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五届主席在光华堂致辞的照片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全面抗战爆发后,蚁光炎率先发动属下拒绝为日商驳运货物,带头拒卖泰国大米给日本,领导侨众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打击日本战时经济。同时,他通过组织义演、舞“救国醒狮”、号召“素餐过年”等形式在侨胞中筹募爱国捐款,并带头认购救国公债,为祖国抗战筹措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解决祖国抗日将士御寒之需,蚁光炎曾以华侨慈善机构“报德善堂”的名义组织侨胞捐献衣物。滇缅公路开通后,他还带头捐献卡车,发动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此外,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他曾通过宋庆龄、廖承志及香港华比银行的渠道,向八路军、新四军捐赠卡车、药品并多次给予汇款支持。抗战期间,许多泰国华侨青年赴祖国参战,奔赴延安的就有300人约占当时延安华侨青年的一半,其中许多人都是经由蚁光炎的介绍和资助得以成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蚁光炎于1939年5月冒险回国,辗转奔波于广东、香港、重庆等地,除向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报告侨情、捐款慰劳抗日军民、谋划救济家乡受难同胞和接洽沟通侨汇外,还提出“加强抗战,开发西南”的主张,号召华侨投资西南大后方,受到国内的重视和侨胞们的响应。
日敌、汪伪曾对他进行种种挑拨、利诱和威胁,要其停止抗日活动,均遭严词痛斥和断然拒绝。于是,敌人阴谋策划针对他的暗杀活动。1939年11月21日晚,蚁光炎在曼谷耀华力路被亲日派特务刺杀。在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夫人和亲友:“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1939年11月沾有蚁光炎被害时血迹的白色旗袍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泰国华侨公祭蚁光炎先生大会场面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39年蚁光炎先生葬礼上南星影片有限公司敬献的“为国捐躯”挽幛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符克(1914—1940),海南文昌人,越南华侨。1928年就读于广州南海中学,1933年侨居越南,在西贡当小学教师。1935年,符克回国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学习。1938年初,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为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海外华侨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抽调人员组成海外工作团,到东南亚各国开展华侨工作。符克被选入海外工作团,受党的派遣,前往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符克利用自己在越南的亲朋好友关系,深入各种工会组织,奔走于大街小巷,和华侨促膝谈心,宣传抗日救亡,在华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经过他的艰苦努力,越南琼崖华侨救国会宣告成立,他任常委,侨胞们的捐款、物资通过他,源源不断涌向祖国抗日战场。支援祖国抗战。
      1940年2月,符克带着大批西药与慰劳品滞留在广州湾,等待渡海返琼的船时,给远在越南西贡的父亲与大哥写下了家书,其中说道:“爸和哥,别怀疑和误会吧!我之所以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的是尽自己之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已。我相信你们是了解的,国家亡了,我们就要做人家的奴隶了。”
      1940年6月19日,“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成立,符克任团长,活跃在琼崖的城镇、椰林和村寨,积极进行战地救护、开展宣传抗日等工作,组织各种抗日团体,有力推动了琼崖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1940年8月为敦促国民党琼崖当局团结抗日,到定安翰林国民党当局驻地请愿,后在返回琼山的路上被国民党琼崖当局派兵秘密杀害,年仅26岁。

 
(《琼侨抗日英杰——符克烈士专辑》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