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主题画作《不朽的万隆会议》入藏侨博
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主题画作《不朽的万隆会议》入藏侨博

        4月18日上午,由中国侨联直属机关侨联、北京离退休侨务工作者联谊会主办、北京市侨联印尼归侨联谊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协办的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报告厅举行。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张伟超等领导同志莅临参会,在京华侨和印尼问题专家学者,北京市侨联各归侨联谊会成员和归侨侨眷等近百人参加。
        座谈会上,画家许敏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其创作的油画作品《不朽的万隆会议》,侨博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接受画作捐赠,对其表示感谢并颁发捐赠证书。
        该幅油画以万隆会议的主要参与者和杰出贡献者周恩来总理、印尼苏加诺总统、黄镇大使夫妇为主要形象,以印尼巴厘岛、佩尼达岛精灵坠崖、雅加达亚非会议主楼为中景,以印尼巴度尔火山为远景。生动描绘了万隆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整体画风细腻,人物神态传神,人物面部笔触柔和,衣服质地自然有形,背景则融合抽象表现主义手法展现了印尼宏大粗犷的海岸景色,形成了强烈的质感对比。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简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只有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是亚非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追求独立自主的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万隆十项原则”,继承并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以平等对话取代集团对抗,以民族自决消解霸权干涉。
        万隆会议不仅是一次政治外交的突破,也为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周恩来总理在会议期间专门就华侨问题阐明立场,强调华侨应尊重当地法律、促进中外友好,并承诺保护海外同胞合法权益。这一表态既化解了海外国家对“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疑虑,也首次将侨务纳入中国与亚非国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整体框架。万隆会议后,中国政府通过对话与协商的办法成功的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有利推动了广大华侨融入当地社会。这种以侨为桥、互利共赢的实践,彰显了新中国侨务政策从革命动员转向和平建设的战略转型,也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参照。

 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印尼苏加诺总统与周恩来总理合影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尼各界妇协代表的照片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创作者和捐赠者许敏女士为艺术家、设计家,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艺术硕士,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教师、Life Way杂志出版社美术部总编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