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500米长卷中国画展 在京开幕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下午,“长风万里——钟开天《郑和下西洋》500米长卷中国画北京首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侨·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10周年系列艺术展之一。中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以及科技界、军队、教育界、文艺界、企业界和有关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出席开幕式。高峰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今天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获此殊荣,这是对侨博倡建者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最好的纪念和缅怀。今年我们精心策划了“侨•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10周年系列艺术展,希望借此展现海内外侨界艺术家们的佳作和家国情怀,也为侨博落成开馆10周年增添一道道亮色。
       宁一表示,这次展览既是一次视觉艺术的盛宴,也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关于历史和现实的沉思。郑和七下西洋,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崭新的篇章。当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蔚蓝的海洋上带来了更多关于共同繁荣的故事,续写着文明交融的佳话,验证着丝路国家休戚与共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曾讲起郑和的故事,指出“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外移民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人更宽更广走向世界的路径,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交流。希望通过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画佳作,让到馆和在线的观众神驰古今,意接中外,在观赏画作时收获感官享受,获得精神启迪,感受到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钟开天在开幕式上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创作历程,特别指出该作品选择了中国古人独创的长卷画法,全部采用中国元素,又兼有西方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为支撑。在长度、体量、时间、场景、人物等方面力求突破。他表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要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尊古而不复古,借鉴外来文化,体现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之根,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他强调,文艺创作要有时代精神、钟鼎大气、汉唐雄风、大国气派。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陈士富,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石丽康发表致辞,大家高度评价《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指出这幅长卷展现了中国人民勇于开拓、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是一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的艺术精品。

     
       开幕式上,钟开天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了《郑和下西洋》创造小稿等2幅作品以及《钟开天画集》等图书文献14册。宁一代表侨博接受捐赠并颁发证书。


       
       当天上午还举行了钟开天作品研讨会,来自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上,大家深入研讨《郑和下西洋》艺术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这幅长卷属宏构巨制,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给人视觉冲击,心灵震撼。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所体现的文化艺术形象,具有大国风度、民族气派和时代精神。



 
       本次展览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主办,昆明市侨联、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等单位支持。除展出《郑和下西洋》外,同期还展出了钟开天先生近期创作的20余幅书画作品,以及与郑和相关的10件古瓷器照片和120枚金石印谱。展览期间,还将陆续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主题诗会等系列活动,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