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博
本馆简介
管理团队
侨博影响
地理位置
参观须知
侨博分馆
侨博之友
典藏保护
典藏故事
藏品展示
保护修复
藏品征集
征集公告
专项征集
捐赠信息
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展览回顾
在线观展
展览VR
直播导览
短视频
专题展播
社会教育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学术出版
学术动态
图书出版
研究文章
图书阅览
开放公告
书目检索
阅览制度
侨博专委会
成员介绍
历届年会
工作动态
合作成果
| 中文
普通话
广府话
闽南话
客家话
潮州话
| 外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马来西亚语
站内搜索
关键词:
中国华侨
博物馆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首页
>
社会教育
>
文化沙龙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走进印度尼西亚国乐器—昂格隆(Angklung)”暑期社教活动回顾
2018年8月15日至8月17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再次举办了“走进印度尼西亚国乐器——昂格隆(Angklung)”社教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
参加本次活动的孩子最小的7岁,最大的11岁,他们年龄差距不大,在活动中迅速的成为了好朋友。本次社教活动注重让孩子体验异域文化,认识了解这个乐器,同时知道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一支昂格隆,但它仅能演奏出自己手上那一个音符。要想用昂格隆乐器在摇摆中发出悠扬的曲调,需要全体成员相互配合和不断练习才可能达到。通过学习演奏昂格隆乐器,不仅能够陶冶心智;还能够在反复的演奏练习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团队间的默契度、提高团队协作力。
昂格隆乐器来自于印度尼西亚,作为该国的国乐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列为的文化遗产,昂格隆体现了忍耐、相互尊敬和互补的美德。印度尼西亚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也是人数最多的华侨华人居住国。授课老师王宇红以印度尼西亚文化为切入点,介绍了昂格隆的起源和印度尼西亚的风俗习惯,辅以基础乐理知识,帮助小朋友们迅速掌握昂格隆乐器的背景知识和演奏基本技法。通过三堂课的学习,孩子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到昂格隆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最终共同完成了《小星星》、《哆来咪》和《雪绒花》三首曲目演奏。
课堂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在社教活动微信群中分享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其乐融融。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表示期待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在玩中学,既吸收了各种各样的新知识,也提高了集体意识。
学生们分组练习,王老师一一指导
学生汇报演出
结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