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博
本馆简介
管理团队
侨博影响
地理位置
参观须知
侨博分馆
侨博之友
典藏保护
典藏故事
藏品展示
保护修复
藏品征集
征集公告
专项征集
捐赠信息
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展览回顾
在线观展
展览VR
直播导览
短视频
专题展播
社会教育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学术出版
学术动态
图书出版
研究文章
图书阅览
开放公告
书目检索
阅览制度
侨博专委会
成员介绍
历届年会
工作动态
合作成果
| 中文
普通话
广府话
闽南话
客家话
潮州话
| 外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马来西亚语
站内搜索
关键词:
中国华侨
博物馆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首页
>
社会教育
>
文化沙龙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沙龙
公益讲座
“以天为纸—风筝艺术与文化传统”暑期社教活动回顾
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8年7月18日至7月20日举办了“以天为纸——风筝艺术与文化传统”社教活动。
主讲人吕铁智老师
吕铁智老师以中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手工艺为切入点,从风筝的起源到风筝有关的民俗,并介绍海内外不同地域的风筝和风筝的不同玩法。参与此次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还有幸近距离观赏吕老师制作的风筝作品和平时制作风筝使用的工具。
第二堂课上,吕老师先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竹子,告知他们哪类竹子适合做风筝支架。他说风筝的支架好比一个人的骨架,对整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后,学生们在吕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比例为风筝扎线,固定“骨架”。
在最后一天的课程里,学生们用画笔给风筝添上喜欢的色彩,跟着老师学习用细线为风筝进行引线。引线关系到风筝的平衡度,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不易做好的环节。学生们纷纷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蝴蝶风筝。
最后,让我们分享彭力亮同学(来自分司厅小学)的心得:“我喜欢风筝,喜欢学习手工,在老师和阿姨指导下,我做出来一个蝴蝶风筝,我要带到公园放飞。感谢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老师和叔叔阿姨,让我们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一起快乐成长。”
家长和孩子们观赏吕铁智老师的风筝作品
学生们动手制作风筝“骨架”
学生与家长一起动手绘制风筝
学生和家长在老师的指点下给风筝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