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了海外侨胞的广泛热烈响应。
毛泽东同志亲自电邀华侨领袖陈嘉庚、司徒美堂回国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隆重召开,6月16日审议通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中,将“海外华侨民主人士”正式列为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23个单位之一,同时通过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各单位代表名单》确定7位海外华侨民主人士为筹备委员,即陈嘉庚(南洋)、司徒美堂(美洲)、陈其瑷(美国)、戴子良(马来亚)、费振东(印尼)、暹罗(泰国)华侨民主人士(因事未能出席)、庄明理(马来亚),其中陈嘉庚为筹备会常委。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召开,海外华侨民主人士作为团体单位正式参会。
席次图下方是发言台,从右往左第一列是团体代表席,四十四单位代表就坐于第一列团体代表席,海外侨胞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团体单位,代表名额十五人。据考证,席次号数对应为648陈嘉庚、650庄明理、652司徒美堂、654徐四民、656陈其瑗、658戴子良、668费振东、670蚁美厚、672黄长水、674刘明电、676刘思慕、678李铁民、680周铮、682侯寒江、684赵令德。
这张席次图充分体现了华侨是新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我们党真诚听取和采纳海外华侨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利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自此,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纪元,海外侨胞也扬眉吐气“站”起来了。
(报送单位:香山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