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菲律宾归侨叶飞留在体内66年的子弹头


       叶飞(1914—1999),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南安,1914年5月7日出生于菲律宾,1918年5岁时回国。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32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指示福州中心市委:“加紧开展游击斗争,积极建立新的苏维埃区域”。8月,年仅18岁的共产党员叶飞带着发展地方武装、创建新苏区的神圣使命,开始了他艰苦而又辉煌的闽东革命之旅。叶飞在战斗生涯中曾几经生死,其中“真可谓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是1933年冬的这次。
       叶飞约一位同志在福安城外的狮子头客栈接头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突然袭击,头部中弹,倒在楼板上。在观察到叶飞还能动时,特务又朝着他连开三枪后才离去。傍晚狮子头村党支部派人来察看情况,发现了昏死在路边的叶飞,先将其抬回村里装扮成回娘家的妇女,后用轿子将他送到山上的游击队根据地。根据地的医生成功取出叶飞头部的子弹,但胸部的子弹一直无法取出,便留在了叶飞体内。
       1999年4月,叶飞将军在北京逝世,他的子女将这颗意义非凡的子弹头捐赠给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颗“埋藏”在叶飞将军身体内长达66年的子弹头,不仅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更是他在革命战争中,出生入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最好见证。
 
(报送单位: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