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救国自救”口号的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
提出“救国自救”口号的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
张晶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简称“衣联会”)相关物品150余件(套),其中既有衣联会会规、洗衣偈股份簿及纳税资料、会务记录簿、活动简报等办会资料,同时存有衣联会为抗日救国捐资捐物图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活动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肯定衣联会贡献题词等实物,更珍藏着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全套《美洲华侨日报》(纸质版)、衣联会突破重重阻挠,在美洲大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件件珍贵的藏品,都向大家讲述着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遭遇重重迫害仍顽强团结抗争、同仇敌忾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的感人故事。
       纽约华侨从事洗衣业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开设洗衣馆不需要多少资金和技术,一块招牌、一个洗槽、一只炉子就可开张,因此1888年约有一万华侨生活在纽约地区,仅在纽约市就有2000多家华侨洗衣馆。华侨洗衣工在美国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之一便是语言障碍,洗衣工进出唐人街,因不懂英语,火柴盒就成了帮手。坐着地铁手拿火柴盒,坐过一站取出一根火柴,取出若干根后,要去的地方就到了。回来时就把火柴一根根放回火柴盒里,放完了,家就到了。不仅如此,受美国排华法案的影响,华侨洗衣工受尽了美国政府、恶霸流氓的压榨和欺凌。纽约市楼宇局、卫生局、工务局和消防局随时会到洗衣馆检查,千方百计挑毛病罚钱,动辄就传洗衣工到法院受审。恶霸流氓更是拿到洗好的衣服后分文不给,还要讹诈衣服被调换或洗坏。洗衣馆、洗衣工为了避免麻烦,只能忍气吞声,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都赔出去。1922年中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赴美留学,亲身体验到在异邦遭受到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他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学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他所作的《洗衣歌》,对当时洗衣业华侨现实生活和悲愤心情做了淋漓尽致的描绘:我洗净悲哀的湿湿手帕,我洗得罪恶的黑汗衣…铜是那样的臭,血是那样的腥,脏了的东西你不能不洗…年去年来一滴思乡的泪,半夜三更一盏洗衣的灯,一件、两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净,熨衣要熨得平。写尽了华侨洗衣工形影相吊、寂寞悲苦的心情和对祖国家乡亲人无限的思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即便华侨的处境如此悲惨,洗衣业如此卑微,但纽约白人洗衣业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仍以巨额保证金和国籍为要求,企图取缔华侨洗衣馆,断绝华侨洗衣者的生路。在此情形下,1933年4月23日,在美两千多间洗衣馆的代表聚集开会、串联自救。30日下午,纽约勿街意大利天主教堂里,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正式成立,大会确定了衣联会维护同业的宗旨,同时发布宣言强调,洗衣同业必须团结起来,步骤一致,建立自己的组织,才能制止“限制洗衣馆新法案”通过,维护自身利益。经过衣联会不懈努力,最终驳回了纽约白人洗衣业的诉求,为华侨洗衣馆减轻重负,争得了生存权。此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华埠,广大华侨洗衣工人欢欣鼓舞,短短几个月内就有数千人加入衣联会。
       衣联会成立之时,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衣联会把支援祖国抗战,挽救民族危亡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提出了“救国自救”口号。他们深深的意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不遭受侵略,海外的华侨才会不受凌辱,不受剥削,争取平等。衣联会成立后,积极发动会员募捐,蔡廷锴将军领导十九路军浴血奋战,以少胜多击溃日军的消息传来,衣联会成员士气大振,立即捐款接济十九路军。据于仁秋著《救国自救—纽约衣馆联合会简史1933-1950’s》记载:有一位名叫朱乔治的华侨洗衣工倾其所有,全部捐给了抗日事业。他身上有一百多元钱,原本是要还债的,但他说债主可以稍后,抗日不能等。他连买车票的五分钱都没有留下,只得步行回到远在哥伦布环球附近的洗衣馆去,支持抗战的决心可见一斑。1934年蔡廷锴将军赴美呼吁所有华侨“放弃党派之争,共襄反日大业”,衣联会不顾反动势力的迫害,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蔡廷锴将军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抗日救国演说,并为衣联会题字“抗日救国”四字,极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侨的斗争士气。此后,衣联会广泛与各华侨团体联络,努力促进华侨抗日联合阵线的形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衣联会积极推动“国民外交”,目的是要赢得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争取他们道义上和财力上的支持。1937年8月,衣联会印“告美国人士书”十万份,详述日寇侵华暴行,不仅欲灭亡中国,更危害世界和平。这批英文传单分发给各个洗衣馆华侨,再由他们传递给顾客,力争唤起美国民众一致于日本政治、经济、道德上的制裁,呼吁美国政府联合太平洋一切和平国家,制止日本对华战争,停止运送军火往日本,给予中国人民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当时华侨洗衣馆的顾客多为美国中下层人士,他们对中国深表同情,对衣联会的号召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帮助衣联会支援中国抗战。仅仅数月,衣联会就募集到数额不小的款项,于1938年购买了四部救护车运送回国送到抗日前线。
 
(1938年6月15日衣联会写给美国华盛顿特区日本大使馆的抗议书,抗议日本轰炸中国,屠杀我中国同胞(英文版)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38年2月18日衣联会与汽车公司联系购置救护车运送回国内支援抗日的函件及复函(英文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衣联会会员在捐赠给国内抗战用救护车起运回国前留影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衣联会在美国积极支援祖国抗战的举动得到了许多爱国进步人士的极大赞扬和支持。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李公仆先生1938年为衣联会五周年纪念特刊题词,他恳切的写到:远离祖国的人格外知道祖国的可爱,对祖国的爱护也是格外的真挚而热烈。全世界的侨胞铁一般的团结起来用力量来爱护祖国,团结的范围愈广愈巩固,我们的力量也就愈大愈坚强。国际侵略的强盗们最希望的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关起门来不管闲事以遂其各个击破的阴谋。我们要使每个友邦的朋友看透了关门主义的和平政策非独不能达到和平的愿望,反会更加强侵略者的力量与野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铁一般的团结起来粉碎国际侵略阵线,建立人类和平基础。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40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驻粤港代表廖承志致信衣联会,详细介绍了国内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情形,向衣联会分析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国际形势,提出了抗战主张,希望广泛组织海外华侨支援祖国抗战,表达了与衣联会共同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书信内容为:纽约衣馆联合会诸先生鉴:久仰。硕望时切怀想。近以祖国抗战之烽火正炽,而国际侵略之风云旋紧,处此惊疑震撼之秋,对于海外耆贤弥深眷顾之念,鄙人等仅代表敝军向诸先生致以深切之慰问,并将国内外形式略微报告,尚希垂察焉。溯自我国抗战三载以来,日寇势力已日渐削弱,其国内之困难以日渐增长,近则正如强弩之末,只须我国加强团结坚持抗战,则最后胜利之来临当在不远。......敌后进击猛烈开展,正面反攻亦经取得局部之胜利,即证以敝军及新世军在冀、绥、察、热、山东、山西以及苏、皖、浙一带三载于兹,迭经收复广大沦陷区,建立巩固之战日根据地,并不断予日寇以猛痛之打击。......敝军及新四军站于国防之最前线抵御敌人十七个师团而未尝后退一步,卒能保卫西北,屏障中原,猛烈展开敌后游击战争。此固由于全体将士有高度之革命热情与极强之民族自信心,然亦由于国内外同胞多方指导与协助,有此敬之。今后仍当一本初心,在蒋委员长之正确领导与各侨胞之支持督促下,在各友军及全国抗日人民之精诚团结下,为实现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夙仰诸先生,华侨表率、爱护祖国,素具热诚。尚希南针时赐,俾得遵循有赖,共求民族解放伟业之彻底完成。此则不仅敝军之幸,抑亦国家民族之利也!谨此布达。伫候明教,临颖不胜,迫切企盼之至。并致民族解放敬礼!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40年7月8日,衣联会支持创办了《美洲华侨日报》,发刊词为:际兹世界战争,更趋紧急,祖国傀儡,混淆黑白之今日,华侨......自益加奋勉求职之发展,与世界人群共求进步,使真想自明,真理自显,则正义赖以存续,复运因而早临......华侨日报为美国华侨所组织,“乃欲尽其份子之义务,负兹时代的使命”。该报始终遵循依靠劳动华侨群众、高举抗日的旗帜原则,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报道中国抗日前线的胜利消息,极大鼓舞了广大华侨抗日救国的斗志和信心。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奋斗到底”。
 
(《美洲华侨日报》发刊词、摄于《美洲华侨日报》1940年7月8日版)
 
       为了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抗战情况,《美洲华侨日报》及时采用香港传来的特稿,从国内和香港的报纸上转载文章,以扩增新闻来源。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美洲华侨日报》及时向海外华侨报道了事实真相,并发表了洪门致公堂等侨团的通电、读者来信和社论评论,要求释放叶挺军长,重开谈判,呼吁全国团结,坚持抗战到底。1941年1月20日,《美洲华侨日报》发表社论:自国内团结发生问题的消息传来,我全体侨胞,莫不谈虎色变,为抗日前途抱无限隐忧,盖深恐团结若果不能继续,而堕入敌人反共防共的毒剂,则内战之旧局行将再现,而数年抗战之功,即废于一旦。我侨胞于惶恐之余,奔走号呼,呼吁团结,请双方自加约束,听候国人的调停,其目的,无非是劝摩擦者悬崖勒马,而以国家民族之利益为前提,勿再演煮豆燃箕的故事,以自趋于灭亡,至沦我四万五千万同胞为日寇汉奸之牛马。熟料正在吾人希望政府领袖赶紧调节内部纠纷之际,忽接到军委会下令解散新四军及军长叶挺被捕的消息,这不能不使我们担忧局面的一天一天紧张,内战危险一天一天的增加。......亲爱的侨胞们,事急矣,涓涓之不寒,将成江河之势,我们已万不能坐视祖国之四分五裂,应全体奋起,响应老革命洪门堂齐电的义声,一致呼吁团结,反对分裂!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衣联会致电国民党政府和中共中央,希望国共抛弃前嫌,认真谈判,指责“十来年国民党军队只愿致力于剿共,不但国家元气断丧几尽,人民受苦,且被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侵略战争”,1945年,衣联会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日寇投降以后,美国在华军队竟不撤退,反而助此对彼,掀动内战”的行为表示失望和反对,呼吁美国“应即停止支持维护一党专政的内战,立即撤退驻华军队”。这段时间,衣联会在《美洲华侨日报》上刊发一系列文章《实施民主与联合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维护和平》等,高呼“应联合全国一切党派,通力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和平幸福的新中国!”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恰逢衣联会成立16周年,在庆祝大会上,衣联会向人民解放军致电祝捷,并希望解放大军迅速南下,解放全中国!1949年10月6日,衣联会在《美洲华侨日报》上刊登庆祝新政府成立的通告,将会于10月9日在会所前举行庆祝活动。为了表达心中的喜悦,衣联会成员还特意作诗《颂新祖国的诞生》:带着金星,带着光芒,红旗儿在东方飘扬,告诉你,那就是我的家乡!如果明天早上,你看见天边的红霞,别诧异,那是来自北京庆祝的火花……!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1949年10月9日下午三点,在纽约唐人街坚尼路191号衣联会会所前,临街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美洲大地上冉冉升起,面对着国旗,在场的侨胞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之前所受磨难和冤屈的释放,更是以后身后有祖国依靠、有家有归属的期盼,海外侨胞从这一刻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衣联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祖国的建设,盛情接待访美代表团,了解祖国的变化和进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衣联会动员全体会员参加中美建交大游行,成为美国第一个公开举行建交大游行的侨团。2000年,时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女士访问美国,特意拜访了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此次访问促成衣联会将保存了许久的1套《美洲华侨日报》捐赠给了当时正在筹备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具有光荣传统的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为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对祖国的抗日战争热情支持,为中美人民间的友好和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始终不遗余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