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华工张全(传)杭劳工证件及纪念章
1917年-1919年
章直径3.6,通长15.6;清单纵32.4,横22.5;信封证件展开纵10.9,横18.8
质地:铜、纸、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北洋政府支持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但也不愿公开出兵,对德宣战,所以在1915年提出“以工代兵”战略,即以普通劳工代替正规军,进入欧洲战场。1916年8月24日首批中国劳工抵达法国,由此拉开了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协约国军队中服务的序幕。由于英国在中国北方拥有威海卫租借地,有着组建华人雇佣军及华北招工的先例,并拥有大批闲置基础设施,威海卫成为英国军方最理想的招募基地。从1916到1918年,英法招募了超过14万华工运送到西线战场,成为一战中协约国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来自山东的华工不少于8万人。十几万名华工在前线和后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劳工张全(传)杭作为一战华工,1917年被招募,从青岛到达法国,协助协约国方作战。1919年被遣返回国。一战华工劳工证件及领款证明存世较少,对研究和展示“一战华工”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其侄子张继荣等将其劳工证明、等4件文物捐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