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侨日报》刊载邓小平题词的照像制版底稿
时间:2020-05-13 14: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美洲华侨日报》刊载邓小平题词的照像制版底稿![]() 年代:1979年 尺寸:纵45.6厘米、横35.5厘米 材质:纸质 来源:陈天璇、黄立庄共同捐赠 收藏机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此件藏品是邓小平在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访美期间,为《美洲华侨日报》题词的照相制版底稿。该题词正式刊发时间是1979年2月7日。
(责任编辑:admin)邓小平此行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进一步增进了中美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提升中国新时期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开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被誉为“破冰之旅”。 时任纽约《美洲华侨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的陈天璇被《美洲华侨日报》社委派负责全程采访报道邓小平访美系列活动。在访美行程的第五天,邓小平来到美国亚特兰大市,下榻当地桃树大酒店。陈天璇与一名摄影同事追随来到亚特兰大。在桃树大酒店商场闲逛时,陈天璇偶遇随中国代表团访美的高级顾问李慎之。在交谈过程中,李慎之问及陈天璇对邓小平访美的个人感想,陈天璇提到邓小平访美接触范围应加强与美国侨社的联系,因为邓小平此次访美的九天行程不包括纽约和旧金山,而这两个地方是美国华侨华人聚居人数最多的地方。他询问李慎之是否可以考虑能在代表团离美前由邓小平亲笔题词,向广大在美华侨华人讲几句鼓励的话。李慎之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表示会转达给邓小平并促成此事,但是又有所保留地说,邓副总理过去很少给人题词。 2月5日,邓小平访美结束。在西雅图机场,中国派驻华盛顿联络处的侨务参赞单达圻将邓小平的题词送到陈天璇的手上。这是用黑色的水笔写在一张中国宣纸上的题词。陈天璇没想到邓小平真的听取了建议并题词,真是令他欣喜不已。他和单达圻当时就站在人来人往的机场行人通道边,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将它浏览了两遍。突然,不知何时刮起了一阵风,天空一下暗了下来,并有雨点洒落。“快!快!快收起来!”单达圻急忙说。陈天璇马上把题词收进了随身手提袋。中国专机飞走后,陈天璇回到当天下榻的那家酒店时,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于民生已经在等着他。于民生见到他便说,他风闻邓小平给《美洲华侨日报》报纸写了题词,希望看一眼,同时发条新闻。陈天璇拿出来后发现题词基本完好,只是其中有两个字轻微沾了雨水,有稍微化开的感觉。于民生抄下题词内容,立刻写了篇短稿。陈天璇随后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赶乘飞机返回纽约。翌日,《美洲华侨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布了邓小平的这张题词。 这张邓小平题词的原件真迹后来被送回中国,由国家档案馆保存,而这个邓小平题词的照相制版底稿则被一直保存在《美洲华侨日报》社。《美洲华侨日报》停刊后,该底稿由陈天璇、黄立庄两位先生保管起来。2010年11月,陈天璇、黄立庄二位将此照相制版底稿捐赠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印尼华侨球队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