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经典诵读《番客谣》
时间:2020-05-18 09:4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反映社会关切的核心议题作为当日主题。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致力于宣传和展示华侨华人发展历史和精神文化,以及对侨居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的贡献。华侨社会的发展因多元一体而包容万千,正如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所探讨的一般。华侨华人与住在国人民和平共处、融合共生,并于所到之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身居世界各处的华侨华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懈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侨博基本陈列第一展厅展示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和现状,其中有一幅四屏书法作品《番客谣》,由当代著名爱国侨领、诗人、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披云先生书写。
宋代典籍《萍州可谈》中记载,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番”。“住番”、“过番”、“番邦”这些词汇和移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早期移民大多来自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的“番客”先辈们常用传统方言吟唱以中国劳工移民南洋为主题的民间歌谣,唱出不变的乡音,寄托难忘的乡愁。《番客谣》源于东南沿海地区早期移民,是对民间过番谣的文学化再创造,将其注入了诗、书、史的元素,使其作品本身更具包容性。 《番客谣》是一部浓缩的华侨血泪史,蕴含着丰富的华侨史料。其内容涵盖华侨出洋背景、被卖“猪仔”的悲惨遭遇、身在海外的痛苦经历,以及因排华叶落归根回到中国的整个过程。它真实地反映了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创业的艰难历程,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其文体为七言古诗,平仄押韵灵活,诵读时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极富艺术感染力。
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番客谣》,侨博特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员以福建闽南方言诵读全篇,传递给观众别样的感受。
此外,侨博还邀请了海外华侨华人,国内归侨侨眷、侨博工作人员及其子女、在校学生为大家诵读《番客谣》节选片段,与观众分享交流。
点击链接收听侨博之友诵读《番客谣》:
![]() 陈刚(印尼归侨) 普通话和客家话(0''~34'') 《番客谣》(节选) 少小离家作番客 今日还乡头已白 当时惯唱过番歌 垂老重歌歌不得
![]() 温淑英(印尼归侨) 普通话和客家话(35''~1'05'') 《番客谣》(节选) 和平一贯百千年 落叶归根展新史 我亦沐恩感激深 乐莫乐兮鸟归林
![]() 黄镇海(越南华侨) 普通话(1'05''~1'19'') 《番客谣》(节选) 侨胞今日非孤儿 祖国关怀何所吝 父母之邦讵昔比 锦绣江山千万里
![]()
方雄普(新西兰侨眷) 普通话(1'20''~1'39'') 《番客谣》(节选) 和平一贯百千年 落叶归根展新史 我亦沐恩感激深 乐莫乐兮鸟归林
![]() 陈丽莉(马来西亚华人) 普通话(1'40''~1'56'') 《番客谣》(节选) 少小离家作番客 今日还乡头已白 当时惯唱过番歌 垂老重歌歌不得
普通话(1'57''~2'11'') 《番客谣》(节选) 东飘西泊年复年 苦雨凄风路几千 穷途赖有同里在 相邀做活海山边
点击链接收听侨博工作人员及子女诵读《番客谣》:
罗佩玲(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客家话(0''~15'') 《番客谣》(节选) 君不见东风浩荡开新霁 归侨前景逾壮丽 欢声洋溢动江关 天堂见在人间世 张可意(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普通话(18''~33'') 《番客谣》(节选) 侨胞今日非孤儿 祖国关怀何所吝 父母之邦讵昔比 锦绣江山千万里
张志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闽南话(34''~46'') 《番客谣》(节选) 野店荒郊等一家 眠迟起早岁月赊 翁妪童孙齐食力 邻居相见辄相夸 张艺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管庄学校) 闽南话(47''~1'03'') 《番客谣》(节选) 东飘西泊年复年 苦雨凄风路几千 穷途赖有同里在 相邀做活海山边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江振仕 广东话(1'04~1'18'') 《番客谣》(节选) 侨胞今日非孤儿 祖国关怀何所吝 父母之邦讵昔比 锦绣江山千万里
或许您是身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或许您会讲地道的侨乡方言,或许您是博物馆爱好者,也或许您只是被这首《番客谣》所打动。欢迎您参与我们的活动,用您的“乡音”诵读《番客谣》。请将您录制的音频片段发送至下面的邮箱,我们将挑选部分精彩片段在侨博相关平台上进行展示。 邮箱:hqbwgzcb@126.com 截止时间:2020年6月19日 投稿请注明附以下内容: 1、诵读人姓名+国籍/地区 2、语种/方言 3、诵读内容 4、诵读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