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移动版

首页 > 走进侨博 > 新闻资讯

海外中国学联情系祖国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子多方奔走,四处募捐,跨越万里将医疗防护物资运送回国,中国学联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援助,为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剑桥学联
        剑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 简称“剑桥学联”)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发动海外多家高校学联和校友会,累计募集近百万元人民币,为湖北省30余家医院提供了物资援助。剑桥学联和全英华科校友会先后共执行了七批次物资运输任务,物资包括防护服8050套,口罩2690个,手套27200只,鞋套4000套,护目镜/面屏333个。
        疫情蔓延初期,剑桥学联主席、全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秘书长夏俊斐了解到国内各大医院出现防护物资紧缺的问题,在全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会长、牛津大学傅晓岚教授的号召下发起了“驰援湖北,刻不容缓”爱心捐赠活动,并为筹集物资四处奔波,甚至奔赴法国进行采买。后来,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援助,英国的华人团体各自往剑桥学联汇总物资,通过剑桥学联打通的援助途径集中定向捐赠给湖北省的医院。除了采买物资以外,援助过程还包括清点、核查、打包分装和运输货物,联络海关及国内各大医院等诸多环节。志愿者们任务繁重,有的甚至连续数日每天只能睡上3个小时,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而不辞辛劳。


 
剑桥学联筹集搬运物资
 
        全荷学联
        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全荷学联)开展了以“八方驰援战疫情,众志成城克时难”为主题的爱心募捐活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全荷学联共收到359笔转账,捐款金额达到16万多元人民币。成员们迅速分工、明确任务,募捐和采购的工作由国外成员承担,联系和对接医院的任务则由国内成员完成。为了同供货商沟通,有的学生需要发送上百封邮件,并且在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都能看到成员们采购物资的身影。尽管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却始终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援助物资而忙碌着。
        为了给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工作者们送去慰藉与祝福,全荷学联还面向在荷兰的中国留学生与学者征集“众志成城克时难”视频,为英雄们加油。征集作品为短视频形式,内容以抗击疫情、致敬“逆行者”为主。


 
全荷学联成员为捐赠物资贴标签
 

湖北医护人员接收全荷学联捐助的物资
 
        全丹学联
        早在大年二十九那天,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全丹学联)内部群里有人提出共同支援武汉的倡议,成员们纷纷响应,不仅于当天决定开展募捐活动,并且达成共识要以最快速度募捐,用最高效率将物资运至湖北。丹麦中国学联是欧洲第一个发起支援湖北募捐倡议的学联组织,所捐物资也是湖北收到的第一批来自欧洲的捐赠。
        近两周的时间里,学联共筹得20余万元人民币,先后向湖北捐助了三批医疗物资。获得捐款后,成员们第一时间与丹麦当地公司协商,以成本价订购大量医疗物资。他们联系中国驻丹麦大使馆、中国民航总局运输司、国航和湖北省慈善总会,在多方帮助下,通过国航班机将医疗物资从丹麦运到北京,再通过绿色通道将3批物资直接运至湖北的9家受捐医院。打通支援渠道后,全丹学联还帮助当地的热心华侨华人将私人募捐物资送至武汉,把捐赠渠道分享给其他公益组织。
 

全丹学联捐赠物资
 

来自武汉市汉阳医院的感谢信

        安危与共,风雨同舟。身在海外的学子们始终情系祖国,时刻关注国内的疫情变化,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对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图文素材整理自网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