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博馆举行揭牌仪式暨“侨爱中华”故事会
时间:2019-12-11 10:4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12月10日下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同时举行首场“侨爱中华”故事会。中国侨联顾问李祖沛、唐闻生,中国侨联副主席齐全胜等出席并为基地揭牌,李祖沛、唐闻生、丘益鸣作为侨界嘉宾分别作了故事讲述。![]()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陈嘉庚诞辰140周年落成,现有藏品3.2万余件(套)。博物馆常设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内容包括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博物馆还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等活动。今年9月,该馆被中宣部列入新命名的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副馆长祁德贵在主持时表示,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激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继续大力弘扬华侨爱国奋斗精神,凝聚侨界力量,履行社会责任。 ![]()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建秋致辞,希望侨博以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契机,发挥特色优势,为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出新贡献。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北京社会主义学院、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北京华文学院、北新桥街道工委等签署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 揭牌仪式后举行了“侨爱中华”故事会。 李祖沛讲述了侨博筹建故事。侨博选址于东城区北新桥三条(原“王大人胡同”)是基于两点因素:一是“王大人胡同”为多家涉侨单位所在地,侨味浓;二是该地点靠近雍和宫、国子监,能共同构建东城文化区。侨博采用主体建筑掩映于仿古四合院之中的组合建筑,与所处街区风貌一致。筹建初期藏品寥寥,开启征集工作后迅速得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新加坡华人黄兴、陈来华致力于收集反映华侨华人工作、生活的文物,并将毕生收藏捐赠;美国华人招思虹及其团队十多年间先后捐赠藏品两千余件;唐闻生顾问将《美洲华侨日报》40多年间出版的所有报纸一期不落全部捐赠,其中登载新中国成立报道的一期于前不久在国家博物馆“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中展出。许多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热心支持藏品征集,无偿捐赠。他表示,侨博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要求侨博更好地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 ![]()
唐闻生介绍了美国纽约衣馆联合会和《美洲华侨日报》,以及馆藏品“在美洲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衣联会1933年4月成立于纽约,为美国华侨华人争取平等权益做出许多努力。1937年,唐闻生父亲唐明照赴任衣联会英文干事。“七七事变”后,衣联会会员除自己捐款外,还设法向美国人民募捐,购买4辆轻便载重汽车并改装成救护车运送回国,支持抗战。得知新中国成立,会员们欢欣鼓舞,通过香港《华商报》获得五星红旗的设计图样和具体尺寸后,委托美国一家老牌制衣公司连夜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并不顾反动分子的威胁恐吓和阻挠,在会馆大楼升起了五星红旗。那是第一次五星红旗在美洲大陆飘扬,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这面红旗现在侨博陈列,并曾在“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中以突出位置展出。衣联会会员和其他华侨集资创办了《纽约华侨日报》,由唐明照任社长,该报是美国当时发行量最高的华文报纸,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华文报纸之一。它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报道抗日前线的胜利消息,鼓舞广大华侨的抗日救国热情和信心,促进中美友好,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侨博已将全部《美洲华侨日报》数字化处理,以妥善保存并供学者研究。唐闻生表示,侨博的文物是丰厚而有温度的,值得大家前来探寻。
![]()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