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移动版

首页 > 走进侨博 > 新闻资讯

学习贯彻新文物保护法,推动侨博高质量发展

       3月4日下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宁一同志以“学习贯彻新文物保护法,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全馆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深入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核心要义,并结合华侨文物的保护利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党课系统阐述了文物保护法修订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修订文物保护法是顺应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基于文物保护的现实需求与挑战。对于华侨文物来说,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有助于系统、全面地保护散落在国内各地的华侨文物,避免因时间推移、环境变化或人为因素而遭受破坏。通过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对华侨文物的调查、登记、保护、修复等工作进行规范,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
       在党课中,宁一详细解读了文物保护法修订的主要要点。文物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首次明确了文物的定义,加强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新增了“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等地上地下文物前置保护机制,完善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加强了文物安全管理,并推动了文物的合理利用与活化。这些修订内容既体现了新时代新要求,也强化了保护管理制度,为文物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结合华侨文物保护和侨博工作实践,宁一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在文物征集与收藏管理方面,要依法规范征集流程、加强藏品保护与管理、公平对待各类文物收藏;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要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提升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加强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在文物研究与展示方面,要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加强馆际合作与交流,让华侨文物“活”起来。
       宁一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开展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工作: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馆内全员深研学,精准把握法律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依法依规操作,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三是馆内馆外广普法,借助场馆与资源优势,通过多样化形式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法知识;四是重要节点精谋划,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与文物保护法相关的主题活动。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为侨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次专题党课明确了新形势下侨博在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展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侨博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文物保护法为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华侨文物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z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