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移动版

首页 > 走进侨博 > 新闻资讯

侨博举行华侨与抗战主题展览和纪录片策划研讨会

       3月21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华侨与抗战主题展览大纲及相关纪录片策划方案研讨会,众多来自党史、侨史、文博和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主持研讨。


       宁一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参会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展览是侨博开馆十年来首次系统梳理和展示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段历史,也是与央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华人故事》栏目再度合作,对铭记历史、传承华侨爱国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要借该展入围2025年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的机会,打造海内外有影响力的精品展,提升展览的知名度和内涵价值。恳请各位专家为展览大纲及相关纪录片策划方案“把脉”,从政治性、学术性、准确性、生动性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全面提升项目品质。
研讨会上,侨博展出服务部介绍了展览大纲的编写情况,央视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介绍了纪录片的策划思路。
       与会专家会前做了精心准备,并在研讨会上积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意义深远而厚重。展览和纪录片讲述了海外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勇形象,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海内外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愈发强化的历史脉络。各位专家就叙事框架、文字内容、展品选择等角度,从树立正确史观、提高展览站位、拓宽展览思路、细化重点内容、规范表述措辞、创新展示手段、打破观众熟悉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在站位格局上,应将海外华侨参与中国抗战和住在国反法西斯战争置于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反对外敌入侵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背景下,展现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关键作用,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在内容构建上,应保证展览与纪录片内容的深度与严谨,注重专业表达的规范性,确保历史信息准确无误、逻辑连贯;同时融入时代印记,生动呈现华侨抗战的壮丽史诗。在展示创新上,鼓励运用前沿科技与多元手段,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强化互动与参与,激活历史场景,使展览和纪录片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侨联原副秘书长、经济科技部原部长赵红英副研究员,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主编张秀明编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任贵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室主任吴敏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杨海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安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五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国雄,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韩山师范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黄晓坚,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夏玉清。
       最后,宁一向与会专家学者致谢并表示,专家们的群策群力,助力挖掘传播华侨抗战的伟大事迹,为华侨文博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侨博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实的史实基础,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传播合力,努力将展览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责任编辑:z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