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移动版

首页 > 走进侨博 > 新闻资讯

馆校合作 携手上好“开学第一课”

       美洲大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走,咱们回家”横幅、海外华侨迎接北京冬奥会签名条幅……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和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华侨文物故事相结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的“开学第一课”生趣盎然,互动频繁。


       2024年9月1日上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受邀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以“跨越山海情 共筑强国梦——华侨文物里的共和国印记’”为题,为全校1800余名师生带去了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通过生动讲述华侨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再现华侨群体浓厚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开学第一课”前,宁一参加了该校举办的“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观看七年级学生军训汇报表演——短兵器操,为优秀学生代表颁发“卓越之星”奖牌,与该校领导及嘉宾共同见证了寓意开启智慧的一年级学生“朱砂启智”活动。


 
       开学典礼后,宁一为该校现场及线上学生上“开学第一课”。以“华侨华人的历史与博物馆的记录”“抗日战争与华侨民族意识觉醒”“华侨欢呼新中国的成立”“归国科学家与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归国华侨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华侨与抗击疫情”“华侨与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侨汇券与侨批”为专题,用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图片及互动形式,为学生们展现了海外侨胞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义无反顾,为祖国建设和发展无怨无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壮举,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惦念亲人、牢记根脉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鼓励学生们学习华侨精神,努力奋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课后,宁一与校领导就如何开展“馆校合作”进行交流座谈。校长于亚萍表示,走出传统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已成为当下学校思政课创新探索的一大亮点。希望通过馆校合作、“博物思政”等形式,让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融入思政课,推动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宁一表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机构,本身也承担着服务教育的重要功能。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和历史文化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加拓展到更为广阔的文化与历史领域。双方可以在馆校间搭好平台,在实物、实景的讲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多重思考,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z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