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纪念特刊》
学术与现实视野下的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纪念特刊》评介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中国侨博”)创立之渊源可追溯至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1960年之兴建倡议,陈嘉庚于1956年带领华侨集资兴办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实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之肇始,其在北京兴建一家华侨博物馆的心愿,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风雨,伴随着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终付诸实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自2005年开始筹备,于2014年10月21日,时值陈嘉庚诞辰1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这在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逢此盛事,侨界、政界、学界各方人士集群思广慧,汇编此书,以作纪念。
  这部纪念特刊作为关注亦或投身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各方人士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所作努力的见证,最大的意义在于昭明了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探索在学术与现实视野下,走实践与研究并重的特色发展之路。走这样一条路,既是源于华侨华人研究本身的现实意义和现世关怀,以及博物馆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特征,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代代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和继承者们矢志不渝而卓有成效的行动,将数十载的奋斗经验无私地交流并自觉地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拜读此书,于以下六个方面收获颇丰,感受尤深:
  一是信息量大但编排精巧,错落有致,安排相宜。
  就书的外在形式而言,尽管全书作者众多,身份、背景、履历多元,包括学者专家、侨务工作者、博物馆工作人员等,且文体多样,包括专业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心得随笔等,信息量较大,但全书体例清晰严谨,谋篇布局合理规整,九大章节54篇文章编排紧凑,浓淡相宜,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从中国侨博两任馆长之起言,大忆爱国侨领、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前辈陈嘉庚,揭示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的历史意义。从学术视野、理论高度、历史脉络和国情世情梳理华侨华人研究之现状与意义。随即细化到博物馆和华侨史学术研究,分享最新研究动态,紧接着便落到实处,对华侨博物馆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探讨。鉴于馆藏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博物馆有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馆藏,它的教育功能、科研功能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介绍著名华侨博物馆的馆藏珍品,突出藏品于博物馆之根本意义。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以中国华侨博物馆倡议建立的专委会成员单位,旨在借鉴学习其成功经验,亦有扩大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之影响力用意。最后以开馆寄语做结,首尾呼应,在中国侨博开张志庆之际,亦应看到不足之处,客观理性地分析解决之路,以期不负众望。全书以文载思,以文对话,汇聚智慧精华,碰撞思想火花,流露真情实感,共同集成一部展现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思想盛宴。
  二是展现学术视野与现实需要融合下的华侨华人与博物馆学研究。
  历史学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如以概念脉络、文化关怀与比较视角对华侨华人研究的梳理,以具体的实证研究,运用档案资料、动态观察对华侨华人研究新特点和新趋势的把握,表现为对构建历史学视阈下的华侨华人,以及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华侨华人所做的努力。博物馆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则涉及藏品征集、文物保护信息化标准、新理念在公共教育中的应用,以及专题展览选题研究等。
  亦有立足于华侨博物馆工作实践并致力于学术思考,提升专业水准的文章,比如从中国侨博附属建筑装饰及近代侨乡建筑谈起,对建筑、装饰与文化移植现象的探讨,以及对华侨博物馆专委会研究与交流工作、中国侨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安防系统工作、馆舍建设工作等。
通过藏品研究的学术论文或征集工作的历程概述,比如对潮汕侨批、五邑侨乡“口供纸”匾额、最早的美国华侨护照,中国侨博珍藏的口述史史料,以及有代表性的各地馆藏珍品,甚至是镇馆之宝的精微解读,突出了华侨文物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对碉楼和侨批申遗工作历程和意义的揭示,对印尼《生活报》侨史资料的抢救整理工作的梳理,也同时强调了对侨史实物和资料应给予的重视。
  三是展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发展全貌。
  在展现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全貌时,突出彰显各个华侨博物馆独有魅力。其中比较突出的如,广东华侨博物馆建馆五年来,在展陈、开放、宣传、社教,文物,馆务工作诸多方面卓有成效,赢得广泛赞誉,重视海外侨胞的认同和支持,作为本馆发展的强劲动力。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以建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博物馆为奋斗目标,其收藏华侨文物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为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其展览之历史内涵与侨乡发展及祖国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华侨之贡献贯穿推翻帝制、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共和国建设的各个历程。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依托其地方特色的历史底蕴,旨在打造彰显闽南文化的侨乡名片,建馆十年来充分发挥了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的功能,社会效益显著。旅俄华侨(旅苏、俄留学生)纪念馆在国内涉侨类博物馆中独树一帜,该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了黑河的城市形象,宣传了黑河中苏友好的窗口效应,深化了黑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政治内涵。南通华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自始至终注重发挥侨联优势,走有侨联特色的办馆道路,成为华侨博物馆与侨联工作互为支持,互为推动的典范。福建省长乐市华侨博物馆同样在完善馆建的同时全力搭建市侨联与海外社团联谊的平台。揭阳侨史文化展览馆依靠自身独特的侨乡资源,响应政策号召,紧跟时代步伐,以打造侨界文化交流基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宗旨,将自身发展置于实现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潮流中。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则以温情的笔调,采中国150年留学史为主线,踏着“桐欣阁”到“桐欣里”馆址变迁的足迹,展示了该馆珍贵的宝藏世界和人文关怀下的功用所在,使得其真正打造为留学生的精神家园。中国客家博物馆旨在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加深华侨华人与祖国、家乡的命运联系,增进情谊,对其在沟通海内外华侨华人方面所做的,诸如多方征集文物、举办专题展览、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线下活动,开展系统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归纳出工作原则,并提出未来设想。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作为后起之秀,在国家开创侨联事业新局面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天时下,凭借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无与伦比丰富和国际交流平台高大广阔的北京这一地利,在政界、学界、侨界多方力量鼎力支持和互相合作之下,在充分汲取前辈们的经验的基础上,也必将不负众望,在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中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四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分享与交流,学习与借鉴。
  中国侨博以首倡之功,于2011年9月发起成立的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华侨专委会),旨在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耕耘者们提供一个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研究与交流工作的探讨》一文,在分析了当前中国博物馆和相关专业组织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博物馆及华侨博物馆发展现状,梳理了专委会成立过程,开展工作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华侨专委会访美报告,则及时介绍了国际先进博物馆学研究动态,启发了专委会各个成员单位的积极思考,对与时俱进地做好侨联工作和推动涉侨文博事业发展也不无裨益。华侨专委会在对待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其他发展比较成熟的专委会,始终秉持学习的借鉴态度,如收录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纪念馆事业的发展》一文。对于与博物馆学相关的学科,给与关注和追踪,显然也是必要的。如《美国总统图书馆述论》、《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图书资料工作在博物馆的定位和作用》等,对于拓展华侨博物馆文献资料的征集、收藏及管理、利用工作视野无疑有实用之效。在博物馆学的微观考察和个案,亦不乏“他山之石”如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曹欣欣对人物纪念类展陈内容设计的个性化探讨,在总结诸多革命伟人纪念展览的基础上,提炼出立足主题、突出个性、注重实物三个入手环节。这些跨学科、跨行业、跨馆际之间交流与学习的精神与实践,成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
  五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成长依靠深刻的自省与批判,思考与探索。
  全书的作者,无一例外都是真诚关心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他们敢于且善于思考,其客观理性的视角,不仅用于学术研究中,在现实中亦能落到实处,在分析中国侨博的发展时更是能清醒地意识到其优势与不足,并探求解决之道,同时也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建议。周南京的文章在客观分析了中国侨博的先天不足与独特长处后,提出把中国侨博建成“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代化的华侨历史研究中心和国际学术会议中心,以及唯才是举,向体制外引进适当的高级人才领导中国侨博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又如黄猷的文章,希望中国侨博能带动全国各地的华侨博物馆,从一开始就把握好在办馆的同时也要办好研究这个大的方向,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走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发展之路指明了坚定的方向。
  六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辉煌凭藉感情和坚持,关注与期望。
  全书作者身份背景多元,语言风格多样,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深厚感情,令人在掩卷之后仍有感动,这或许就是本书通读流畅,浑然一体的原因所在。“只有带着感情做侨博,带着热情服务侨胞,带着激情去开拓”才能做好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这或许已成为所有作者的共识,这份感情与坚持,关注与期望,也必将感染所有关心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成立,生逢其时,众望所归,任重道远,它致力于将学术思考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将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发展理念付诸实现,为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白婧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