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比赛系列征文之三十三
从侨心归党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参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展览有感
臧杰斌  张志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用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回望百年航程,素有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历史进程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参与党的建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再到投身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并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命运融合过程,是以历史实践印证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社会主义好的心路历程,在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对党的历史性选择历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今年5月17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的“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以生动鲜活的事例、伟大的历史瞬间、珍贵的档案史料真实地再现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救国图存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和衷心拥护、在新中国建立和建设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奋斗历程,从一个群体的选择论证了民族、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在这里,我们以展览中的三个典型历史瞬间和事例,来说明正是中国共产党有先进科学理论指导、有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才让侨心归党,才让党能够领导人民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科学理论,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指明了中国的唯一出路,吸引了华侨华人群体中的仁人志士,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唯一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能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视野更广阔,目光更长远,突破过去一切政党的阶级目光短视的局限性,能够及时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民族复兴的正确路线。
“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催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大事件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1840年,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一夜间惊醒了大清帝国夜郎自大的美梦。从此,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100多年的漫漫历史长夜里,在历史危难关头,从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到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官员推动的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效法西方君主立宪制发动的维新变法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各阶级的积极力量都进行了救国救民的各种道路探索或革命努力,展现出了坚毅的民族担当和坚韧的家国责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以后发生的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大小军阀割据与混战等,导致共和制度名不副实,社会大众陷入迷茫,寻找新出路自然成为社会各界的追求。五四运动前后,旅居日本、俄国、欧洲的华侨和留学生从三个不同的渠道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部分华侨、留学生先进知识分子参与了早期中国国内共产党组织的筹建,架起了与共产国际沟通的桥梁,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峥嵘岁月中,从最早向中国传递革命信息和传播马列主义的杨明斋、张西曼,到通过勤工俭学远赴法国和苏联寻求革命真理的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再到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旅日留学多年的陈望道,这些有着旅外经历的革命先辈书写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渊源。1922年6月30日,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说:“去年开会时,只有党员50余人,现在党员人数上升,计上海50人……留俄8人、留日4人、留法2人、留德8人、留美1人,共计195人。”上述数字明确地告诉我们,1922年6月时,中共党员中旅外人士共有23人,占当时党员总数的12%。素有革命主义精神的华侨华人群体,认同、吸纳、推介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始,就认识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天然先进性,并与之构建起了共同的精神纽带。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强化的党性修养,锻造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让华侨华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侨心向党成大势所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依托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荆棘遍布,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避难、敢担当,永葆斗争精神,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作出了巨大牺牲,上百万共产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赞歌。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和不骄不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让中国共产党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废兴成毁“历史周期率”,在中国的数千年历史中,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里独树一帜,深深地感染了包括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内的各民族各阶层,让他们由衷地把中国共产党当作自己的“主心骨”,印证了“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
       “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以陈嘉庚和司徒美堂的精彩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受到中国共产党感召,侨心向党转变的生动历程。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南洋深孚众望的陈嘉庚组织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号召广大华侨积极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引起海外爱国华侨的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陈嘉庚决定组织并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考察,借此机会了解国内政局真相,为中国的前途寻找答案。在重庆,蒋介石准备了8万元来设宴接待他,而当他来到延安,毛泽东在窑洞请他吃饭,桌上只有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赞助”的鸡汤。这两顿接待餐,照出了两个政党不同的未来,共产党与民同甘共苦、同咸共淡的朴实秉性给陈嘉庚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重庆,陈嘉庚看到的是国民党政府纸醉金迷、贪图享乐,全无抗战斗志。在延安,他看到的却是生机勃勃、民主平等、同心抗日的新气象。本是坚决的“拥蒋派”的陈嘉庚离开延安之后,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热情地向国内外宣传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宣传陕甘宁边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救国的诚恳态度和英明政策,认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此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内战爆发以后,陈嘉庚先生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的名义,致电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电文中嘉庚先生提到:“……蒋政府要人,就本人多次接触,深知其昏庸老朽,头脑顽固,断不足与言改革。……本人曾亲访延安中共辖地,民主政治已见实施,与国民党辖区,有天壤之别;且中共获民众拥护,根深蒂固,……本人代表南洋华侨,吁请贵国不再援助蒋政府,以使中国内战得以终止,人民痛苦可以减少。”陈嘉庚先生的通电犹如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得到了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拥护。


       1949年,早年坚定追随“国父”孙中山的美洲侨领司徒美堂受邀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及国都的座谈会、协商会中,司徒美堂作为华侨代表积极参政议政。他发言指出,选定国号是极其庄严的事情,中华民国必须抛掉,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徒美堂表示,大家对中华民国绝无好感,那个简称不能用。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多数人赞同,最终被采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是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具备的,这就是为什么以陈嘉庚、司徒美堂为代表的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群体能够转变政治立场,心向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伟业领导者的原因所在。
三、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契合了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自己家人的朴素精神情感,实现了同舟共济,振兴中华,印证了社会主义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保障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由此带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注重公平正义,倡导集体主义,追求共同富裕,致力于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契合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契合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自己家人的朴素精神追求,让遍布世界各国的海外侨胞能够认同社会主义,能够团结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四海归心,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几十年如一日倾心倾力支持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感人瞬间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受到新中国建立的感召,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真实事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抛家舍业,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率先回国投资兴业,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再到新时代,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出了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后,海外侨胞奔走相告,额手称庆。1949年10月1日,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接到了香港《华商报》公布的新中国国旗的设计图样和具体尺寸,随即按照电稿说明,制作了一幅长246厘米,宽150厘米的五星红旗。1949年10月9日下午三点,衣联会成员不顾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在临街的旗杆上,徐徐地升起了这面五星红旗。在场的华侨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从这一刻他们站起来了!身后有了祖国可以依靠!虽然这面国旗并不符合五星红旗规制,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第一次在美洲大陆冉冉升起,它代表着爱国华侨情系桑梓的赤诚之心,更代表了美洲进步华侨社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政权的认可和支持。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吸引了大量海外侨胞,他们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实现快速发展作出贡献。据初步统计,新中国建立后的5年内,回国参加各项建设事业的华侨将近18万人。以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成为新中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以王文教、汤仙虎、侯加昌、林慧卿等华侨体育人才,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有众多的华侨学生和各行各业的海外侨胞,纷纷回国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1955年9月15日,美国旧金山,胡聿贤、戴月棣夫妇,王祖耆、沈学均夫妇等20位中国留学人员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17日途径洛杉矶时,钱学森、蒋英夫妇,李正武、孙湘夫妇等4人也登上了该船。该船上的24位中国留学人员在钱学森的倡导下成立“同学会”,并动手刻板和油印了几十份同学录,分发给了大家。24人中,后来6位成为两院院士。1955年,钱学森等人归国后,联合已归国的70名留美学者、科学家向仍在美国的同学、同事、朋友们发出倡议书,说明他们在国内的工作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回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予以表彰。在这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是海外归国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中的20位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亲眼目睹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天壤之别,认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海外侨胞和旅外留学人员功不可没。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广大海外侨胞和旅外留学人员吸纳推介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中这些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实现了侨心向党的彻底转变,再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这些人又致力于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这一段历程,历史不断反复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社会主义好。一百年来,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才有了追求平等与正义、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180 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100 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 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定海神针”。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只有紧跟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与祖国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刻才能终将到来!
(作者臧杰斌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志加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办公室七级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