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比赛系列征文之十三
思想决定出路
 ——回顾“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生平有感
张森
 
       2021年5月17日,“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览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开幕式。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个名字在我馆不久前刚刚组织举办的“中共党史与华侨史”专题培训中也有提及。艾思奇,朗朗上口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想这一定是一个热爱奇思妙想之人啊!果然,在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艾思奇”这个名字是源于《爱斯基摩》这部电影,借用这个片名的谐音取下的,表示爱好思考奇异事物。在拜读其著作及人物传记后,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如毛主席对他的评价:“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短短的12个字却是对他一生奋斗的最好注解,也是对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所做重要贡献的最好褒奖。
       一个人的生平可以折射一个时代。过去的整整一百年中,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这一百年风雨兼程,这一百年沧桑巨变,这一百年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科学理论与中华民族5000年传统文化完美契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出磅礴力量,拯救了民族、延续了血脉、富强了国家。我理解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怕艰难困苦,敢于同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的背后,蕴藏着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一个时代也造就了一个人的传奇。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一生都致力于哲学研究,是理性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杰出先驱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学习艾思奇的生平事迹,我有一点突出的感受:思想决定出路。
一、传奇的一生
(一)童年沐浴名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3日生,祖籍为云南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里黑斯波奉成吉思汗之命驻守腾冲,这一守就是很多年,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艾思奇作为其后代可谓出生名门。而对艾思奇影响至深的要算其宗伯李根源、其父李曰垓、其兄李生庄、其母寸宽福。前三位皆为爱国民主之士,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着年幼的艾思奇。在其父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艾思奇熟读四书五经,以及《老子》、《庄子》等先秦哲学典籍,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教育,奠定其坚实的文学基础,树立了走向革命道路的志向。其母虽不是革命人士,但用勤劳、贤淑、诚实、正直、善良、敦厚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影响着艾思奇,造就其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
(二)少年颠沛流离,实践中探寻强国之本
       由于其父李曰垓投身于革命工作,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少年的艾思奇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3岁那一年为躲避唐继尧的追杀,随父逃亡香港。在香港的教会学校,艾思奇敢于质疑校长司徒先生的言论,主张民主自由,勇于还击,虽引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却也因为思想先进受到了父亲的肯定,坚定了他主张尊重人权、民权的信念和反帝反封建的决心。15岁,艾思奇回到昆明,在省立一中参加了青年读书努力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于经常发表充满革命激情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宣传声援全国各地爱国运动的主张,艾思奇引来了反动军阀政府的追杀。在度过了两年东躲西藏、投奔无门的日子后,17岁的艾思奇背负着父亲实业救国的殷切希望,怀着探求知识与真理、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东渡日本求学,把自己扔进浩瀚的书海中,潜心研究《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马恩著作,努力学习日文、德文,加入中共东京支部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悉心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著作,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其历史地位,为其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打下了基础。
(三)青年刻苦钻研,巩固大众化哲学之根
       1928年中国爆发了“济南惨案”,18岁的艾思奇响应中共东京支部的号召,回到昆明。由于在日本生活艰苦,劳累过度,艾思奇患了严重的胃病,但他依然坚持研究马列主义并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用各种笔名发表文章介绍新文化、新哲学,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鉴于对更广阔知识的渴求,20岁的艾思奇依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再一次踏上日本求学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冈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还参加了中共东京支部组织的中国青年会。这一时期,艾思奇认真研读了《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许多经典著作,世界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开始成为他看待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导思想。到日本一年半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艾思奇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义愤,再次弃学回国,回到昆明。22岁的艾思奇认识到父亲实业救国的道理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也因此与父亲产生了分歧,选择离开家到上海独自生活。来到上海之后,艾思奇做过泉漳中学的理化教员,在《申报》做过编辑。在上海的艰苦经历让艾思奇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真正的转变了,从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变成了实践者,断绝了通过实业救国的希望,走上了以笔为武器的革命斗争道路。同时,艾思奇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渴望。但能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更是求学无门,于是他把这些人当做对象,坚定地开始了新哲学通俗化的探索。他在《申报》上发表的《哲学讲话》连载,成为实践哲学大众化的开端。1935年,《哲学讲话》在第四版之后改名为《大众哲学》,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用人们身边的生活实例,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别开生面的形式,阐述了新哲学的基本原理,一扫以往哲学的艰深玄奥,而这一年艾思奇仅仅25岁。同年10月,艾思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艾思奇到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四)中年言传身教,为哲学事业奋斗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艾思奇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虽然名声越来越大,可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常心,始终如一地热爱着他的哲学,热爱着他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艾思奇先后三次到清华作报告,一次比一次精彩。他担任北大文法学院哲学系的兼职教授时,将其工资退回了北大,并建议用这些钱帮助学校里生活困难的工友。1954年,44岁的艾思奇花了很大功夫,初步写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全书共9章32节33.2万字。这本教科书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特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该书出版后立即为全国高等院校采用,影响了几代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966年,艾思奇逝世,享年56岁。短短56载,艾思奇写出了一代传奇人生,始终奋斗在先进文化的第一战壕里。
二、艾思奇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及其哲学成就
       艾思奇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写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尤其《大众哲学》深受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解放前就曾出32版之多。艾思奇的著作在中国较早地创造性地全面而系统地传播了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原理,给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教科书,极大地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著作教育和帮助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许多青年在《大众哲学》的启蒙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不少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做出重要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说,《大众哲学》是“通俗而有价值的著作”,也正因为对艾思奇的哲学造诣赞赏有加,曾指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多买些《大众哲学》送回延安供干部学习,也给远在苏联留学的儿子毛岸英寄过一本,并嘱其认真阅读。在延安的岁月里,毛泽东主席多次与艾思奇深入交流,促膝长谈,与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39年,毛泽东主席自己组织了一个哲学小组,成员当中就有艾思奇,大家共同讨论《实践论》、《矛盾论》,在反复推敲、研究、修改中碰撞出了新的思路,为中国革命寻求了新的出路。这种学习一直坚持到1941年,一些社团、协会相应成立,促成了相关文化期刊和报纸的产生和发展。
       艾思奇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就连蒋介石都不能否认。他在台湾曾对其下属说:“我们和共产党的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失败,也是人心上的失败。比如,共产党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你们怎么就拿不出来!”蒋经国继位后,也不止一次提到《大众哲学》,承认国民党在思想战线上是彻底垮了。曾任蒋介石高级幕僚和顾问的马壁教授曾为艾思奇赋诗一首:“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犹书仰令名。”
       法国哲学家彼埃尔评价艾思奇为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家,称《大众哲学》这一通俗化著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乔舒亚·福格尔在自己的文中说到:“与其说艾思奇对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做过重要贡献,不如说,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不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也是第二个哲学家。”
       其实艾思奇影响我们的不只是他的哲学著作,还有他真诚待人、严谨治学、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他怀揣着一颗平凡之心走过了光辉的一生。
三、思想决定出路是艾思奇带给我的启示
       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但是,人不是纯被动地被客观所影响的,很多时候,特别是关键时候,主观对客观有强大的反作用。熟悉了艾思奇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主观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国家,要想获得成功实现发展壮大,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然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小到个人,每一个人都无法预知将要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人生路上并不全是坦途,每当面临焦虑、慌乱甚至迷茫时,都要像艾思奇那样不断地学习先进思想,在学习实践中平复心情、捋清思路,才能突破种种困境,找到出路。现实中,无论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人,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再到单位,讨论、总结、头脑风暴以及各类互动活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思想交流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而这是一个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因。就拿我所在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来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下展览陷入了不利的境地,有很长时间为了公共健康谨遵国家规定选择闭馆。在保证馆内安全的情况下,博物馆多次召开内部讨论会,统一思想、拓展思路,启动了多语种、多方言、多平台的“云游侨博”线上直播活动。自2020年4月至今,“云游侨博”网络直播在线观看量已经突破3700万人次,获得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侨胞的广泛认可。
       大到国家,我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在伟大实践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硕果,是结合中国国情的治国新思想,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行稳致远指明方向。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闪耀的真理之光必将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成就的标尺。回顾艾思奇的一生,既能看到他作为思想的探索者,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的探索求真,在正确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孜孜奉献、为后人所敬仰;也能看到他作为思想的工作者,矢志不移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其研究成果及优秀品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艾思奇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国家倡导每一个党员每一天都要在“学习强国”APP上学习,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学习品牌和载体,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加入到学习队伍之中,倡导学习、热爱学习之风蔚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中领悟了新思想,走上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道路。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有许许多多像艾思奇一样为党的事业不断奋斗的人。畅想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像艾思奇一样为党的事业不断奋斗的人。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理论成果的引领下,我们终将迎来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的百年!
(作者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办公室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