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院士——法国归侨周琪

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他带领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研究团队创造过许多项“第一”:动物克隆领域中国第一篇CNS论文,干细胞领域中国第一篇CNS论文,世界首例来自iPS细胞的可育小鼠“小小”,世界首例同性生殖的小鼠后代等等。

细胞治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学科带头人周琪院士与他的科研团队正在探索通过干细胞治疗技术提供更前沿、更有效的应对方案。目前自主研发的CAStem新型细胞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

周琪,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1987年,17岁的他在高考试题中看到“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四大技术之一”这句话,因而报考了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了把实验做好,他的整个大学期间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寒暑假也不例外。

29岁时,周琪选择在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部工作,这个实验室是世界上最早获得体细胞克隆牛的实验室之一;一年后,他和Jean-Paul Renard一起克隆出第一只名为“哈尔滨”的克隆小鼠;1999年,周琪开创了细胞核移植领域“损伤切除术”和“一步操作法”等新的技术系统成为后来国际细胞核移植研究领域的共性技术体系。

2000 年周琪发表的关于体细胞小鼠克隆的文章,被“克隆羊之父”伊恩·维尔穆特教授评价为“克隆领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文章之一”。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周琪很快拿到了法国绿卡,获得了高薪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然而,他依然毫不留恋的回到中国,投身中国的动物克隆和干细胞研究事业中。周琪和高绍荣等人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小小”,“小小”因此成为了全球干细胞研究领域关注的明星

克隆小鼠“小小”

 

2001年,年仅31岁的周琪成为了当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最年轻的入选者。被问及为什么法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幽雅的居住环境都没留住他的脚步时,他的回答是:“我回来只是想踏踏实实为国家做点事情,其它的倒没想那么多。”他克隆出的许多动物都带有中国印记。中法科学家合作的第一只“胚胎干细胞克隆小鼠”出生了,取名为“哈尔滨”。克隆小牛“周让娜”顺利降生,它是世界上第一头没有采用“多莉羊”技术而是采用周琪的注射移核技术生产的体细胞克隆牛。利用细胞周期同步技术生产出了世界第一头中期体细胞克隆牛,适逢中国北京申奥成功,这头克隆牛被命名为“奥运2008”。

回国之后,周琪迅速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2006年,周琪组建了北京干细胞库,建立了多株临床级干细胞,开展细胞治疗及药物筛选等临床前基础研究及安全性评估等工作,领导制订和发布了中国首个干细胞通用标准《干细胞通用要求》,以及《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也在周琪的倡导下相继成立。

 

 

在夜以继日的实验研究中,周琪团队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从小鼠皮肤细胞培育出世界首例来自iPS细胞的可育小鼠“小小”,用鲜活的生命证实了学界久攻不破的iPS细胞发育全能性,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09年度十大医学突破、2009年度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他带领团队把对生命起源的探究推进到“单倍体干细胞”时代。团队以单倍体干细胞代替精子、卵子获得了健康可育小鼠,随后,其孤雄小鼠的研究工作登上《科学家》杂志2018年度世界技术突破之首。

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周琪也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早在1997年,27岁的周琪就曾撰写《神秘的克隆》一书。他对科普有着特殊的情怀,相信科普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梦想,就像自己儿时一样,“小时候家里没什么别的消遣,最多就是看看科普书,比如一套《儿童科学文艺丛书》,很多章节都能背下来。”他说,“科普最大的意义,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为孩子们带去一种思维方式。同时,给他们打开一扇科学的窗户,让人生多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