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观众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说明及调查报告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观众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说明及调查报告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工作的要求和意见,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各项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本馆定期向社会公众发放公共服务调查问卷,并安排专人负责调查结果汇总及反馈工作。本馆观众调查方式主要是书面问卷调查,调查通过对参观观众基本情况及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调查结果运用到日常工作整改提高中。
        2023年,本馆开展线下观众公众服务调查,向到馆参观结束后的观众发放调查问卷。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24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487份。
        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观众性别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男女观众比例大致相当。在进行讲解的时候有时会根据观众的不同略微调整讲解的内容。
 
        二、观众年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观众年龄层分布较为均衡,各年龄段所占比重差异不大。这说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必须重视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针对他们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
 
 
        三、观众受教育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二的观众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有3.45%。这说明参观展览的观众多数具有较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对展览的内容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如何针对学历较低或年龄较小的观众进行展示和教育,在以一些趣味性、深入浅出的方法配合展览,则成为了目前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四、观众是否会在参观展览前提前了解展览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观众会在参观展览前对展览内容有所了解,尤其是展览的主题;也有近半数观众会仔细察看图片、文字说明,研究参观重点。因此,我馆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材料中清晰、明了地就展览各部分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展示,以便观众为参观做好准备。
 
        五、观众最看重的导览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传统的导览方法如导览手册、展厅内语音导览仍是多数观众最为看重的导览方式,类似于互动触控屏这样的多媒体也为许多人所青睐。
        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许多观众愿意尝试微信导览这种新型的导览方式,可以预见到其未来所占比重将会不断增长,必须重视起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目前已经开始为观众提供微信导览服务,使其成为传统导览手段之外的有力补充,突破地理和时空的限制,使观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了解展览。本馆还将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多种导览手段相互配合,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观众了解展览的渠道
        根据调查数据,在“了解展览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互联网(45%)、电视(35%)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33.75%)。
        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仍是观众了解展览的重要渠道,其中尤以电视最为突出,广播和报纸杂志稍显逊色。今后在进行宣传时应适当增加电视宣传。同时相较于过去,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正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大阵地,扩大展览影响力,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一直重视并且不断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观众中仅有5%是通过社区了解到展览信息,说明本馆的社区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让展览走进社区,丰富居民的文娱生活。
 
        七、观众对展览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观众对展览表示满意。部分观众认为有些地方尚可完善并留下了宝贵的建议,我馆将之收集整理并对其中部分建议予以采纳。
        根据观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今年本馆做出以下整改:
          1、社教方面:为提高社教活动观众积极性与参与度,本馆开展“阳和启蛰万物春”系列五场文化教育活动,在拓宽参与观众的年龄层的基础上,开展适应不同年龄层需求的主题活动。
          2、宣传方面:为提高博物馆宣传效果,适应短视频传播潮流,本馆今年着重线上视频宣传,通过本馆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涉侨文化小视频。
          3、展厅设置方面:考虑到陈列展品的展示效果与保护,本馆今年对基本陈列灯具进行改造,提升观众参观体验。